卷之232何仙姑
何仙姑,生于唐代开耀二年(公元682年),原名何秀姑,又称何惠娘、何琼,何秀姑、何香,道号宏慈妙法元君,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八仙之一,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之女仙,乃广州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以做豆腐为业的何泰之女,自幼喜读诗书,手不释卷,过目不忘,勤劳秉孝。
十三四岁时入山采茶,遇见云游至此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不饥不渴,洞知世事休咎。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又说十四岁时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得云母片而食,至此可知知人间祸福,去罗浮山访仙学道。何仙姑得道成仙之事不胫而走,武则天正欲求长生不老药,下旨接秀姑进宫传法。何仙姑面对野蛮的官差一道白光平地而起,升成仙,从此秀姑被称为仙姑。
何仙姑家庙乃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重修。
卷之233蓝采和
蓝采和(公元615--760年),姓许名坚,字伯通,蓝采和乃其乐名,生于唐代塘河古镇石龙门,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据传,蓝采和十八岁承祖业行医。常进山采药,饿食野果,渴饮泉水。一日,遇一坦腹老者,卧于塘边,老者肚脐边生疮已溃烂,蓝采和为其治疗,帖一张膏药反而流出血来。老者命蓝采和用竹篮提水,篮提滴水全无。此时忽见一位俏女望望荷塘之荷叶,蓝采和心有所悟,将机片荷叶叠在篮子里提了一篮子清澈澈的水来。老者仰倒在地,蓝采和将一篮清水泼在那一滩黑肉上。老者的肚子立时光滑如常。蓝采和奇异至极,老者朝蓝采和掬了一捧水喝下去,立时一清香沁入肺腑,身子飘飘然。老者拉了蓝采和一把,立时腾空而起,蓝采看见膝下萦绕着蘑菇状彩云,追随而去。此老者和女人正是钟离权与何仙姑。传说蓝采和得道成仙于淮南道濠州钟离濠梁之上(今安徽凤阳)得道成仙(又说在青海出生,青海湖、昆仑山一带,诺木洪的黑风口是他的诞生地),一说瓦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
在民间,蓝采和手挽破竹篮,常破蓝衫、醉踏歌,沿途说唱、叫卖,如同市井小贩、行乞人,融入于普通百姓之中。
卷之234韩湘子
韩湘子,字清夫,本名韩湘,又名韩仙,生于唐代永平州昌黎县,唐宋八大家、刑部侍郎韩愈侄孙,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生就放荡不羁,厌读书,喜饮酒,具仙骨,擅吹箫。
一日,韩湘子访道寻师途中巧遇吕洞宾和汉钟离,韩湘子毅然离家随二人学道,得其真传。后游历一地,见一片桃林,攀树摘桃,枝断堕死,尸解成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