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车。说是所谓庙,其实是个不到两平米的砖砌神龛,里头供着一尊已经看不出面目的泥塑金身,旁边立着国家保护文物的牌子,说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文物。
等过了这槐仙祠一路往里走,人就渐渐开始多了起来,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他到了工地,先到办公室找了包工头,又由包工头联系上了老马。
老马当即请了个假,又带上他和一个叫崔毛子的工友,三人一起去县城找了家餐馆吃饭。等吃完一顿饭以后,崔毛子又提议去找个澡堂子泡澡。
崔毛子人如其名,是个浑身汗毛,精力旺盛的汉子,容易出汗,特别喜欢泡澡。这人平时不太好打交道,可让热水一泡就舒服,就化了,啥都能说。
他们一聊这才知道,原来这崔毛子也算是半个本地人,老家就在老槐峪附近的一个乡里。据说这村子好歹也有上千年历史,出过不少厉害人物。可现在年轻人基本都走了,连老人都不剩几个。
说到这里,崔毛子话锋一转,又叹了口气,神秘兮兮的说这个槐仙岭啊,其实有些邪乎的东西。要不是他娘腿脚不便,自己又实在找不到工作,是绝对不会到这个地方来的。
魏明一听也来了神,问崔毛子是怎么回事。崔毛子一脸忌讳不太情愿,但实在禁不住问,这就说了个他从老人口中听来的一件怪事。
这事情,还要从崔毛子一个叫喜子的远房亲戚说起。喜子是他们村里的一个小神童,论辈分算是崔毛子的二叔,小时候人机灵,学习好,大家都觉得是能上大学的料。
喜子他爹死的早,他娘忙着干农活没空管他。有一天,喜子跟几个贪玩的熊孩子进了老槐峪,到半夜都会没回来。村里人都着急,派了一堆青壮进去找,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消息,把他娘急得哭晕了好几回。
到第四天时,其他孩子都找不到,却有人看见喜子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槐仙庙里。回家后,喜子是话也不会说了,饭也吃不下,目光涣散,两眼无神。
喜子平时勉强还能说说话。可一旦别人问他,其他孩子到底在哪,那天在槐仙岭上见到了啥,他嘴里就开始叽里咕噜的讲些怪话,没有一个人听得懂。
村里有老人说,喜子这肯定是中邪了。恰好这时邻县有个神婆,据说是狐大仙收的养女。喜子他娘一听,连夜赶过去,又是磕头又是送钱,终于把这神婆请了过来。
要说这神婆也确实有些神通。喜子嘴里那些叽里咕噜的怪话,神婆居然一听就懂,便把当日喜子他们的遭遇说给了旁人。
原来,那天喜子跟着小伙伴上山玩,一不小心跑到了槐仙岭顶上那团的大雾里。这雾里伸手不见五指,到处都是怪声呼号。他们几个小孩哪见过这阵势?一下子慌了神,发疯似的乱跑,其他人早跑的没影儿了。
喜子找啊找,找了好久,既见不到其他人,也出不去这雾,又累又饿,支撑不住靠在一颗槐树下睡着了。
他这一睡下去就做了个梦。梦里头,他看见其他孩子都被一个三只眼的人给抓住了。这人穿着白色衣服,留着个小辫子,手里拿着把沙僧降妖宝杖似的武器。
喜子机灵,一看这怪人就吓得赶快跑,跑啊跑,不知道在这一团雾里跑了多久。等喜子再醒来时,已经是在槐仙庙里了。
喜子他娘又问神婆,有没有办法救他。那神婆叹了口气,说要是中邪了到还好,但喜子这是冒犯了山上的神仙,这神仙法力比她身上的狐仙还大,怕是救不回来了。
喜子他娘一听急了,带着全家跪下来给神婆磕头,说倾家荡产也愿意救孩子。这神婆见他娘可怜,只好焚香祭祀,请狐仙上了身。据说这狐仙借神婆之口,将这座槐仙岭的由来,全部一五一十的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