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类强奸杀人类案件,一般都是临时起意的,在嫌疑人从陇西赶来西华市这个过程中,嫌疑人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自己会在这边干出这样一件大事,就更不用说刻意隐去轨迹了。
这也是慕远决定用思维风暴药剂的原因之一,毕竟要是都没多大把握确定嫌疑人在这97人中,他那罪岂不是白受了?
照片分辨完毕,接下来就是分析资料。
将已经被毙掉的七十多份资料移开,慕远专心查看着18人的信息。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陇西一带的人。
尽管专案组也将长时间居住于陇西一带的外地人纳入了排查的范畴,但慕远却不认为嫌疑人是这一类人,因为他所画的画像,就是根据陇西人的体貌特征画的,而从苗燕卉的反馈可以判断,这人就是陇西一带的人。
这十八份资料,有的很丰富,各种类型分门别类地全打印了出来,足够几厘米厚一叠。而有的资料就很匮乏了,寥寥几张纸。
慕远目光灼灼地扫过每一页……
那些没多大意义的,便只是一扫而过,而遇到比较有价值的信息,他则会稍稍思索那么一两秒。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远完全沉浸在信息流之中。
无数的数据、信息在脑子里交汇碰撞,确实相当于在大脑中上演了一场数据风暴……
不过随着脑子里闹腾得越来越厉害,慕远的肠胃也慢慢开始造反了。
上次使用思维风暴药剂,慕远只能硬撑着,这次却是不需要了,一大袋的面包放旁边呢。
一爪子将一袋面包撕开,伸手一揉,便塞进了嘴里。
手上动作无比熟稔,眼睛却是没有离开那些资料。
要是正常情况下,这么大一块干面包咽下去,肯定会梗得慌,可慕远一点感觉都没有。
面包进了胃里,就仿佛掉进了强酸溶液中,哧溜哧溜地就化掉了,还是饿得慌……
就这样,一边看、一边吃,慕远的身体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张廷军,陇西人,七年前来到西华市打工,两年后离开西华市,后五年他的轨迹多出现与沿海一带城市,应该也是在打工,但再也没有回过西华市……
杜军,陇西人,9.17案发前十天来到西华市,呆了一个月左右离开,其后曾有一条前往璋南省的轨迹,便再也没有任何数据了。
刘珏和,陇西人,十年前定居于西华市,居住地址正巧位于巴耘县,也就是现在的巴耘区,案发后半个月左右,刘珏和卖掉了巴耘县的房子,搬离西华市……
……
一条条的信息整理出来,慕远的眉头越皱越紧。
当带着一个案子去找嫌疑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非常可疑。
甚至你会觉得对方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好像是别有用心。
这或许也算是警察的职业病吧。
十八个人,在一轮梳理后,又被慕远排除了十二个。
排除的原因很简单,通过这些数据的相互佐证,要么可以印证他们没有作案时间,要么通过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分析,他们不具备犯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