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无数做大做强的私企,都纷纷倒闭了。
但王林的企业,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周粥道:“有个私企老板,把投资了400多万的工厂,无偿捐给了村集体!成了典型人物呢!”
王林点点头:“我听说过了。你不觉得,这是改革的倒退吗?”
周粥道:“我现在看不明白。”
王林道:“申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多不多?”
“多!现在都成老大难了!太容易滋生问题了!这些人没有工作,又没有钱,怎么办?太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了!”周粥道。
王林不由得想到了昨天那场劫难,抢他包的人,是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虽然不知道那人是哪里的,肯定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找不到工作,铤而走险。
周粥道:“国家发布了一项命令,在严控各地人员盲目外出呢!”
王林缓缓点头,这些事情,跟他息息相关,但又不会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他用的工人,都是从申纺厂分流出来的,他不需要招外地人。
反倒是各地闹起的下岗潮,给王林在各地成立业务点,提供了招人的便利。
王林和周粥在一起,每天都会讨论看报的体会,这也是他们的日常交流之一。
李文秀不怎么爱看报,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她心眼里只有她的工作、家庭和即将出生的孩子。
在家里看电视,除非王林一定要看新闻,否则电视里放的都是电续剧。
哪怕宁可看广告,李文秀姐妹也不愿意看新闻。
至于沈雪,在她单纯而美好的世界里,只有舞蹈——哦,还有王林。
也只有周粥,可以和王林聊聊时政要事。
他们在一起,聊东洋某个岛国的经济发展,谈北方老大哥的政治、经济危机,越谈越投机。
周粥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以谈这些高端的话题。
她的哥哥嫂子,都是围着工作和家庭连轴转的人,以前住在家里,虽然可以和父亲、姐姐谈这些话题,但因为她年纪幼、地位低,没有人愿意倾听她的讲话。
王林不同,王林把她当成平等的朋友,甚至是带一种仰视的态度和眼光来看待她,毕竟周粥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又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是王林十分欣赏的那种女性类型。
周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王林都会认真的听取,记在心里。
这种交往,让周粥享受到了爱情以外的另一种情感需求。
王林不仅尊重周粥,不仅能和周粥谈天论地、论古论今,还是她的知音呢!
一个人身边,懂音律的人本就不会太多,曲高那就更和寡了。
偏偏王林懂她,不仅能听懂她的音乐,还能和她一起弹奏呢!
人生知音古来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种知音的感觉,加重了周粥对王林的好感和依恋。
她最开始对王林产生好感,也是因为王林有着和她一样的爱好,两个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后来两人大闹一场,周粥赌气分手。
她想过再也不理他,再也不见她。
但工作和生活,又让他俩纠缠在一起。
虽然她决定把对王林的爱情埋葬,但王林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情感上的知音共鸣,让她又对王林重新生出一种新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