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之中,正侃侃而谈对各位将军讲解的,竟然是孙月影。
本来孙月影只是负责内政以及商队方面的事宜。
后来荆州之地寒门士子被大力提拔,加快弥补了基层的官吏,提高了行政效率,也解放出孙月影可以更加专心地负责着商队之事。
大凉军的商队,除了把他们的工坊产品交易到各地之外,还会负责敌后的情报探查。
当然,是那种战略信息的情报,而不是战场细节的战术情报。
孙月影不可避免地对此有涉及,而且很快,她对于信息的总结特长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情报天赋。
项阳见人才难得,直接让她负起责任。
孙月影甚至跟随着一路的秘密商队潜入扬州,虽然没有深入到建邺城等腹地,但也近距离观察过扬州军的各方调动。
她快速把第一线的商队探查人员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大体评估了扬州军的实力与布局。
“以陛下的说法,扬州军能使用的‘机动兵力’大约就是十三四万。”
“不过我们不能轻忽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两万以上的兵力其实并没有被击败,而是龟缩在一些险要的地形中,可能会对我们的背后发起突袭。”
项阳的许多用语也影响了军中将领们,比如说“机动兵力”这个词,以前大凉军中是没有的。
当大家发现这些新词在实际使用中会非常贴切,就轻松地接受了。
“呵,十三四万的兵力?”
霍飞勇露出不屑的笑容:“我军纵然兵力削减一半,也足以与这股敌军主力对抗。”
易秋娴谨慎地问道:“看起来扬州军之前几次交战损失不小,不过他们还有数十万役夫,紧急之时,给予武器短时间内即可成军呀。”
“哪怕这些人训练不足,无法参与正面的大规模会战,但依然可能对我军造成不小的威胁。”
当决战数量超过十万之后,其实兵力的多少已经不是影响胜负的决定因素了,更关键的是两军将领的指挥,训练的水平以及装备的情况。
所以大凉军将领敢断言,扬州军是绝对不会把他们投入到决战战场。
但是在侧翼就不一定了,那到底是几十万人呀,小股军队碰到谁能抵抗?堆也能堆死了。
孙月影对他们的问题早有准备,自信地笑道:“我料徐凌风绝对无此本领。”
“诸位不知道扬州百姓之惨,徐凌风为了强征役夫,已经拉了不知多少次壮丁,民间的青壮年没得拉,现在已经塞了大时五十岁以上的老汉充填。”
“他们又觉得大战在即,不舍得发下太多粮草,那些役夫又累又饥,多病多困,体力岂能与正常的士兵相比?”
“而且在这种冷酷的手段压迫之下,整个扬州地区民心尽失,那些役夫若是得到机会必定反咬一口,徐凌风又岂敢给他们发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