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沉默了一会儿,资历最老的袁宁站了出来。
袁宁自然也是袁氏嫡系将领,而且论辈分,他其实比袁立还高一辈。
他本人已经有七十岁,而且在大凉王朝的时代就从军为将。
在袁氏正式起兵反对大凉王朝之前,袁宁就是下邳太守,掌控着这个徐州重镇的军政大权,由此可见他的资历与威望。
现在,除了袁立本人之外,也确实只有袁宁有资格站出来稳定军心了。
“主公勿虑,以某看来,我军现在未必处于下风!”
“哦?”
袁立又惊又喜。
他知道袁宁为人一向稳重,而且掌军多年的老将军向来言之有物,不会空口安慰他。即使袁宁有此判断,那就肯定是有道理的。
“老将军快说说,大凉军莫非暴露出什么隐患不成?”
包括在场的外姓将领,注意力也都被袁宁吸引过去,暂时忘记了之前被排挤的事情。
毕竟大家还都绑在徐州军这艘大船上,从根本上说,大家还是希望能顺利击败大凉军的。
袁宁从容地道:“这次大战,我们确实败得很惨,损失不小,纵然逃回来接近三万大军,短时间内也不能派上战场。”
“不过,若是站在大凉军的角度来看,他们倒未必占到多大的便宜,从战略上来说,可能还陷入了被动。”
袁宁先将他的结论说了出来,以此稳住军心,同时也吸引着众将开动脑筋。只要众将开始思考起大凉军的弱点,那自然就会淡化他们这场大败对于军心的影响。
“大凉军的总兵力,我们已经估计得差不多了,若真的摆开阵仗决战,大凉军绝非我军敌手,相信众位将领都是如此想的。”
有几员将领闻言皱了皱眉头。
确实,他们非常重视己方大军的兵力优势。但在战前,又有谁能想到,以五万大军对付大凉的一万多人会遭此惨败呢?
以这一战的结果反推,当初他们的信心是否太过乐观呢?他们的心中已经开始产生疑问。
袁宁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大凉之胜,是在于他们出奇不意,在我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时机地点发起了进攻。”
“但是,这种奇兵之策可一而不可再!我们既然吃了这么大的败伏,后续进军岂能不防着大凉军一手?”
袁立大点其头。
假如他们事先猜到了大凉军竟会舍弃广陵的城墙,直接来到半路伏击截杀,那一定会打醒十二分警惕,不给大凉军可乘之机。
现在嘛,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袁宁续道:“这么激烈的一场大战,大凉军固然是胜利方,但是老夫不信他们自身就没有大的损伤。”
“两军比较,我军绝对比大凉军更能经得起损失和消耗!”
“莫看这次大凉军的损失不算大,但相对于他们一万多人的规模,任何大的损伤都足以伤筋动骨,而我们绝对不会给大凉军恢复元气的机会!”
其实这番分析,就真的太过于主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