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的不是三国乱世,事实上,自知道荀彧、荀攸是“自家亲戚”后,他大松了一口气。
荀彧、荀攸,名声多响,曹艹的大谋士,等三国来到,大不了紧跟着他俩就是,不敢想荣华富贵,至少可保住一条小命。
他怕的是黄巾起义。
穿越前也读过些书,知道义军所过之处的地方惨状,可千万不要三国没到,先在黄巾起义里丢了姓命。而根据种种的蛛丝马迹,尤其近年,他分明地发现:似乎离黄巾起事不太远了。
这些年,大范围的传染疫病一再爆发。
十年间,天下两度大疫,波及南北,很多的百姓因此破家,甚至一些宗族尽殁。
这其中包括“荀贞”在内。
“荀贞”的父母就是因为感染疫病而相继病故的,包括“荀贞自己”也是在多年前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这才给了“他”趁虚而入的机会。
面对疫病,人人恐慌,由此导致城、乡里信奉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
——太平道,不就是黄巾起义的主力么?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危险,也不是死亡,而是明知有危险却不知这危险何时来到,如头顶悬着一柄剑,如履薄冰,如闭目在悬崖边走路,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
他不是没有想过提醒一下世人。
但一来他人微言轻,二来朝廷里也不是没有人看出问题。
三年前,“司徒”杨赐就曾上书天子,认为太平道终会成为大患,请求诛杀张角等人,但天子没有理会。——这件事他也是听族中长辈闲谈时说起的。
“司徒”,三公之一,说的话尚且不管用,何况他一个没有功名的荀家少年?
……
荀贞在穿越前,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事已至此,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总不能坐以待毙。
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呢?
他思来想去,不外乎三个办法,一个投靠太平道,一个避走他乡,一个聚众自保。
投靠显然不行。
黄巾起义的声势虽大,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不投靠,不一定死;投靠,一定死。
避走他乡也不行。
想当那黄巾起事时,张角登高一呼,八州响应,信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遮天蔽曰、海内震怖。天下虽大,又哪里寻得桃花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