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玉放下手里的纸笔,一脸幽怨的看着朱元璋。
“老朱头,我知道你要说啥!不就是福建倭寇又来袭了嘛!几千倭寇,烧杀抢掠,掳走了数千女子青年劳力,掳完就溜了,我刚才在奏折上已经看到了。”
对于这个现状,方世玉除了愤慨,还是愤慨!
这些倭寇并非都是东瀛那些破产的武士组成,实际上洪武年间的倭寇,绝大多数反而都是陈友谅以及张士诚的旧部。
而东瀛武士组成的倭寇,现在并不多,再过一百来年,才会泛滥成灾。
“不过是些手下败将,无需理会,你帮我批示一下,就让福建沿海官民,移居内陆,距海岸三百余里即可。”
朱元璋闻言,却是摆了摆手,对于陈友谅跟张士诚旧部,流亡海上,成为倭寇,显然早已麻木了,压根就不想多费心思去清剿。
方世玉闻言却是愣住了,还可以这么敷衍?
“老朱头,你这么做就不对了,如今北元大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对大明已无威胁。此时正是肃清寰宇,海内生平的最佳时机。照你这么做,基本等同于放弃了沿海地盘啊!”
朱元璋不清楚,可是方世玉却知道,倭寇的危害,远比鞑子大的多。
此时的大明天下,洋人已不在少数,大多聚集在广州以及濠江(澳门)一带。
而濠江的那些洋人,这辈子怕是都不可能拿到路引,想进入华夏内地,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朱元璋闻言,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想要出海剿匪,那就得训练水师,就得造坚船利炮,何况还不能保证取得胜利。一旦僵持不下,大明定国才区区一二十年,极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禁海才是最好得选择,一劳永逸!”
朱元璋十分坚定的回到。
毕竟出身就是老农民,如今即便做了皇帝,还是一副小农经济为主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放在农民身上,自无不妥,可是放在洪武大帝朱元璋身上,却足以影响华夏上上下下不计其数的黎民百姓。
虽然如此,却也不能因此判定老朱这种思维模式的对错。
毕竟华夏数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从来都不需要外力的协助,对于海外,自然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番邦蛮夷们有的,华夏也可以有,即便华夏没有,也完全看不上那些破铜烂铁。
但反之,咱华夏有的东西,番邦蛮夷们却是求之不得了。
因此,这数千年来,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贸易,华夏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矗立在世界之巅!
那些番邦蛮夷,都是求着要跟华夏做交易,话语权跟制定权,一直都是掌握在华夏手中,皇帝开心了,赏你一点,不开心了,你哪来的就滚回哪去吧!
因此,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将会导致大明不会主动发动侵略战争,只要不招惹大明,大明就不会背井离乡,去抢番邦蛮夷的垃圾。
“老朱头,你有没有想过,海外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若是大明执行禁海,日后敌人从海上来犯,大明如何是好?”
一念及此,方世玉准备循循诱导,好好让朱元璋改变一下小农思想。
“海外能有什么好东西?臭鱼烂虾?就按朕说的办!”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回到,再次回复了那个独断皇帝的形象。
实际上大明并不是没有水师,更不是没有战舰,毕竟战争,才是促使军工业发展最大的动力。
当初经历了跟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后,陈友谅的战舰给朱元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学着赤壁之战火烧连营,一把火都烧了个精光,但是对于造船这件事,朱元璋可谓是极尽所能,甚至连永乐大帝朱棣都深受影响。
洪武四年,大明军队第二次北伐的时候,收服了辽西走廊一带,大军行走的便是海路,行至狮子口,因为一路畅通无阻一帆风顺,于是狮子口就此更名为旅顺口。
“臭鱼烂虾?老朱头,我可明摆着告诉你,海上可是有宝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