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回到家中,母亲见他受了伤,差一点晕倒,之后一个劲让他躺下来休息,不要乱动,李大只好听话照做。
第三日,村中已是流言纷飞了,因为死了好几个人,到处都在议论,瞒都瞒不住,李大只好带伤提前去拜访当地的话事人了,希望赶紧把事情压下去,不然等官府来查,飞鱼帮就麻烦了。
这一带的话事人是谁呀?
当然非王家莫属了,现任当家人名叫王学富,赵大海妻子王氏就是王家三房的庶女,王学富祖父曾做过县令,到王学富这里,因乡试一直无法得中,只有一个生员(俗称秀才)身份。
但王家在此地经营百余年,有良田几千亩,经营放贷,另外还出租耕牛、农具、种子,李大他们家就经常租用王家的耕牛,在此地,王家势力极大。
说到放贷,从春秋战国开始到如今,那些地主、商人、官员,有些实力的基本都会进入到这一行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那些利益集团有钱了,但是碍于投资渠道有限,大量资金流入土地跟放贷业成为了必然;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放贷业务依然被无数人追捧,金融业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这个行业是真正的一本万利,钱生钱;
只是这个行业始终与血泪相伴,无情地吞噬着底层百姓的血肉,榨取他们所创造的财富,正所谓: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王家宅院在李家村南面,离李家村有三四里地。
很快,李大就来到了一处几进几出的大宅院,报上姓名后说是要求见王老爷,当然是以赵大海的名义啦,不然谁认识他呀!塞给来人几钱碎银子,那仆人乐颠颠的进去禀报府里管事了。
王学富此时正在书房看书,一身绸质宽松袍服,脸略有些消瘦,额下几络长须,眼睛颇为有神,举止非常优雅沉稳。
管事来到书房门口,小声对里面说道:“老爷,赵大海遣人来看望,您要不要见一下?”
听管家这么说,王学富不经有些疑惑:“赵大海的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怎么这个节骨眼上派人来拜访自己?”
自有仆人带李大来到正堂,不多时,王学富从后院来到正堂,看到李大,于是问起了前两天的事,只听王学富问道:“赵贤侄近来可好?这几日乡中有很多流言,你可知实情?”
听王学富这样问,李大有选择的说了一些,只听李大回道:“王老爷,赵大哥已经去世了,临死前派我来给您请安,赵大哥还说,以后再也不能听您老的教诲了”。
说完这些话之后,李大又把带来的那一口袋银子送到了王学富跟前的桌子上。
见李大这副做派,王学富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不久后,李大就离开了王家,银子王家既然收了,后续的事肯定自有安排,不用李大自己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