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萧文明便叫人从那一堆堆小山似的银子里提出五千多两,交给了董婉青,让在这开门红一样的第一笔生意当中,让董婉青也得到了她应得的一份分红。
至于其他堆在码头上的银子,萧文明就要第一时间运回临海屯里了。
这些银子,依旧是由三百萧家军押运。
临海县这边谁不知道萧文明的威名,根本就不会有人带他过来抢劫。再加上萧文明修建码头之时,就在码头和临海屯之间修筑了一条平整的大道。
因此五万两银子,无惊无险、十分顺利地运回了临海屯,并被存放在摆放着王霸死尸的那处房屋的旁边。
这个地方为了防止毒死王霸的毒药外泄,已经挖掘了堑壕,并且派人严加守护,就是一只蚂蚁都爬不过去,在临海屯这个已经十分安全的地方,他属于是安上加安、全上加全了,几乎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通商后这一笔大生意的成功经营,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很快就有其他地方的商人,赶来萧文明的海港进行交易。
一开始,交易的规模不是很大,交易额大抵也就几百两、一千两银子左右,带有明显的试探的意味,但这至少也是萧文明的海外贸易渐渐形成气候的一个标志。
这就要求萧文明继续加紧工期,尽早把码头修建起来,以免自己硬件设施的不足,影响了贸易活动的发展。
天气越来越炎热了。
在海边建造码头的工作,又是没有遮拦、没有树荫,在太阳直射之下干活,热得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萧文明虽然工钱给的足足的,但是也多了几分恻隐之心,觉得这些工人做工做的苦,便想着制造一些冰来给他们消暑降温。
虽然他试着按照穿越小说里写的那种“硝石制冰法”来制造冰块,却没一次成功的,别说冰块了,就是水温都没降低多少。
既然没法用冰来降温,那就只能用银子了……
萧文明规定:凡是在烈日下工作的,在原本的工钱的基础上再增加三成,并且除了包吃包住之外,只要在工地上干活,那井水里降温过的西瓜、绿豆——管够,让你吃个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更何况萧文明并不是叫他们去买命,不过是让他们更加辛苦地工作而已,自然有人肯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取银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此这般,在充足的现银储备的支持之下,码头的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下去,一日比一日成气候、一日比一日成规模。
另一边,萧文明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能力,除了刀剑兵器以外,临海屯造不出一匹绸缎、一样瓷器、一张宣纸。
所以萧文明现在只能做个二道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