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婚后的第一天,那罗海燕又如此这般地完成了相关的礼俗了。
在婚后的第三天,按当地的习俗,是回娘家“转门”的时间,这也被当地人称为“头转料”。
在上午,罗海燕便偕着杨健聪,夫妻俩便带着婆家准备好的粄食、猪肉、鸡等礼品,便回到了罗家寨了。
那做了新女婿的杨健聪,他本来在修房时就与罗家寨人熟络了,所以,在这回,他便更是嘴甜舌甜,他逢人便与其打招呼,他也表现出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乐与大家融洽交往的乐观态度了。
罗家福和李雪梅便又盛情地招待了女儿和女婿,同时,也按习俗完成了“转门”的有关礼节。
在当天下午,杨健聪和罗海燕便返回了杨家,这也是按风俗,新郎新娘在“转门”时,是不能在娘家宿夜的。
这样,那所有婚嫁的礼俗便全部礼成了,那罗海燕便算是嫁入了杨家、成了杨家人了。
但是,在婚后的十几天后,那罗海燕却返回来了娘家居住了,在这天,是杨健聪送她一起回来的。
原来呀,是罗海燕思亲心切啊,是她与父母弟弟分别七年的感情还未完全补回来呀,因而,她在征得家公杨育达和家婆何秀芬的同意后,她便和杨健聪回娘家来居住了。
杨育达和何秀芬乃是一对十分开明的夫妻,在听了那天迎亲的人介绍了罗海燕哭嫁的情形后,夫妻俩便知道了罗海燕重情重义、这时与父母和弟弟才重聚不过几个月,思亲也是人之常情,因此,他俩的心里便也是十分的疼惜和理解罗海燕,二老便也就不以旧礼俗来约束罗海燕、反而是十分的支持罗海燕,便让罗海燕自由决定回娘家来居住了。
罗家福和李雪梅在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他俩也十分地感激杨育达和何秀芬的理解,更十分地赞赏亲家杨育达和何秀芬能通情达理、深谙人情世故、能疼惜自己的女儿。
这样,罗家福和李雪梅便在安排罗海燕及杨健聪的食宿的同时,也在教育罗海燕要两头兼顾,以做到不失男家的颜面、不给别人闲话、又能兼顾到自己的情感。
因此,自此以后,那罗海燕便来往居住于罗家和杨家之间,她在杨家住了10天半个月后,又在娘家住个10天8天。
罗海燕在娘家住时,这便是苦了杨健聪了,因为,在这新婚燕尔充满缠绵的时候,小夫妻俩却要分开,所以,那杨健聪便会在劳作收工后,在傍晚时匆匆忙忙地赶来罗家,在罗家食宿,以与罗海燕同床共枕。
罗海燕与杨健聪的这种生活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那罗海燕怀孕后,由于长辈们担心罗海燕的身孕安全,所以,在罗家福和李雪梅的劝说下,那罗海燕才从此长久地居住到了杨家。
在罗海燕和杨健聪结婚后,那罗家人和杨家人的来往便是十分的密切了,两家人的亲情纽带便拴得了紧紧的了,两家人常常互相来往、互帮互助,特别是在后来1950年代末的困难的时期,那时的罗海龙经常到龙江里捕鱼,他便把捕到的鱼时不时地送到姐姐家里,以帮其度过了困境,使其能免于饥饿的生活。
罗海燕可谓是在一个新旧交替、是在分田分地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在随波逐流和匆匆忙忙的情况下与杨健聪结了婚的,她有点像是闪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