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到山西,再到河南,湖北,四川,崇祯不会想到流寇会从一省到三省,再到五省,蔓延而不可收拾。
越是追剿得急迫,起义军越是流窜的范围更广。各省明军的协调配合越是失措,这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根本难以避免。
加上各省明军战力不一,农民起义军往往能溃网而出,哪里空虚向哪里流窜,为害更烈。
正因为如此,郭大靖才不会急于介入国内的剿贼平乱。不打无把握之仗,尽管是战力远逊建虏的起义军。
秋天驱走了夏季的酷热,离庄稼收割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东江军各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大决战在出乎建虏预料的时间点拉开了帷幕。
左协,新编协,飞虎,飞豹两大骑兵团,步骑炮共四万多人,铺天盖地压向鞍山驿,进攻辽阳北面的最后一道屏障。
牛庄驿,水师船只沿河排列,绵延十数里之远。毛承禄的前协、李维鸾的右协整装待发,只等令下,便直插辽沉腹地。
辽东,孔有德的后协、冯西建的特战营,朝鲜义军和飞飚骑兵团,四万多人分成两路,向着各自的目标逼进。
总攻的展开,既出乎了建虏的意料,甚至连监军太监方正化都蒙在鼓里。
直到郭大靖礼貌性地致信,他才如梦初醒,派人急奏朝廷后,从旅顺星夜赶往海州。
要想欺骗敌人,先骗过自己人。郭大靖知道建虏想从明廷获取情报,是相当及时准确的。
所以,连皇帝到大臣,再到民间的百姓,谁都以为秋收后才会开始的平辽,竟就这么突然地开始了。
甚至于,连辽东光复区的百姓,也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但马上,在官府的动员令下,民众也开始了忙碌的支前。
前线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粮弹物资,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秋收前,百姓们还要再突击运输,数量也是相当地惊人。
秋收时的统筹工作,官府也安排妥当。
没有了军队的参与,相当于少了将近十万壮劳力,压力可想而知。非男女老少齐上阵,不能将地里的粮食完全收割入仓。
可这些繁杂的工作,已经挡不住东江军平辽的脚步。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只一天时间,便兵临鞍山驿。
鞍山驿堡于明洪武二十年建成,万历六年重修,改筑为砖城,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
鞍山驿堡东贴杨柳河古称鞍山河,坐落在东西鞍山两座山的中间地带,东西距两山各一里。
驿堡东北面是源于长白山余脉的千山,西南面则是辽阔的辽河平原的开始。
鞍山驿堡襟辽阳而带海城,东北距古城辽阳、东南距临海城均为六十里。地点适中,扼东、西鞍山咽喉处,是明代通往辽南、辽西的门户,扼守辽南古道要冲。
鞍山驿堡以东西鞍山为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外用青砖包砌,内填黄土。城内掘有水井,以防断水。周围有护城河,以防偷袭,弹丸之地,固若金汤。
努力尔哈赤先后攻下沉阳、辽阳后,曾把都城迁到辽阳,鞍山驿遂成为后金拱卫都城的重要军事据点。
后来,再改沉阳为都城,鞍山驿在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依然没有改变。
毛文龙曾趁努尔哈赤出征蒙古喀尔喀所部时,率兵袭击鞍山驿,迫使努尔哈赤乘夜返回沉阳,遣诸贝勒赴鞍山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