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是肯定要有的,但郭大靖希望再往后拖一拖。
东江军的实力在大量人口的注入下,会不断提升。此消彼涨之下,与建虏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决战的胜算也越来越高。
“郭帅,你担心朝廷会朝令夕改”何贵忠迟疑着问道“平辽灭虏的大业,现在除了咱们东江镇,朝廷还会指望谁”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万岁是个急性子,又是供应战马,又是给灾民入辽便利,总要见到些回报,才能知道对东江镇的支持没有白费。”
“况且”郭大靖话风一转,说道“为了遏制逃人,建虏把辽人迁往腹地。根据情报,建州卫就有很多。”
何贵忠轻轻颌首,说道“郭帅的意思我明白,如果只剩下建虏,没有人为他们耕种生产,他们也就完蛋了。”
大饥荒造成的死亡和逃出,使得建虏损失了大量的劳动力。绕道入关的惨败,又使建虏没有了补充的机会,且损失了一两万的精锐。
最消磨建虏的还是物资的匮乏,在气候越来越冷的小冰河期,传统作物的歉收和绝收,只能靠土地数量的庞大来弥补。
可要耕种大量的土地,就需要大量的人口,大量的劳力。
郭大靖对于建虏的打击,就是全方位的。
一方面是封锁,断绝其从外采购的渠道;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地袭扰,择其空虚之处予以沉重打击。
只要坚持战略方针不变,郭大靖相信到了决战的时候,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把握的胜利。
而对崇祯的担心,也不是无的放矢。
郭大靖比谁都清楚这位万岁的性格,反复无常,却又刚愎自用。因粮和清屯充饷,多好的政策,却半途而废,难以贯彻始终。
别看现在对东江镇给予很大的支持,谁知道哪天又听了别人的意见,而急于求成,催逼作战。
按照东江镇目前的发展,当然可以敷衍崇祯,不执行对自身不利的决策。但这也势必引起崇祯的猜疑,又搞出什么脑残的事情。
幸好,自己早有预见,拼尽全力使东江镇基本上能够自力更生,不必屈从于崇祯的瞎指挥。
“现在,人口已经成为形势消涨的重要因素。”对何贵忠的分析判断,郭大靖微微颌首,却不想说得过深。
建虏看似没有办法摆脱不利的局面,但其中的变数也存在,一是被压制孤立的辽镇,另一个则是战力较弱、又怯战的虎墩兔。
东江镇不断加强的水师,足以对觉华水师形成碾压之势,辽镇敢走私自肥,郭大靖就不准备对他们客气。
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郭大靖就鞭长莫及,照顾不过来了。
建虏不用出动太多,一个八千人的机动兵团,就足以击败察哈尔部,赶得虎墩兔再脚底抹油了。
东江镇想要进行牵制,恐怕要全军出动,才有击败留守建虏的可能。为了个虎墩兔,郭大靖却不会这么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