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五十章 圣旨到

第三百五十章 圣旨到(2 / 3)

果然是不能指望别人,反正作战计划也是立足自身,有多少战马,也不影响大局。

还是靠着和建虏作战的缴获,更加靠谱一些。郭大靖想清楚了,却也没什么别的表示,脸上的和熙神情依旧。

“曹公公知兵,万岁特派他来观摩指导。”方正化在旁作着介绍。

曹化淳连忙摆手,说道“郭副将身经百战,杂家岂敢班门弄斧皇爷交代了,杂家就是观摩,就是学习,绝不插手郭副将的指挥。”

倒还有点自知之明,郭大靖笑着恭维了曹化淳两句,可却绝不会把指挥权拱手予人,哪怕是有圣旨也不行。

太监学军事,崇祯终于还是走上了信重宦官的道路啊或许是这次建虏入寇,文官武将都令他大失所望了吧

曹化淳十二三岁时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后入信王府陪伴侍奉朱由检。

天启年间,魏忠贤害死大太监王安,又把王安的亲信曹化淳发配南京待罪。直到朱由检继位,曹化淳才被召回,并被委以重任。

曹化淳被派来传旨,并观摩作战,确实是崇祯要重整京营的前奏。京营不堪战,在此次建虏围攻京师的过程中,已经显露无遗。

崇祯的计划是“择天下卫所之精壮者”建勇卫营,隶御马监,而曹化淳则是督勇卫营的预定人选。

历史上,勇卫营在曹化淳的督练下,又有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等猛将,确实成为了明末的一支劲旅,如同救火队般东奔西走,与清军、农民军屡次激战。

郭大靖虽然猜到了崇祯的心思,但对太监领军依然心存腹诽。

专业的活儿,就得专业人士干。所谓的知兵,真到了战场上,狗屁也不是。

郭大靖并不想老陪着曹化淳,即便刚刚接了圣旨,崇祯给他加了太子太保,他也不是很在意。

太子太保嘛,不过是有衔无职,一种荣誉性的官衔而已。难道不能给自己晋升为总兵,与满桂等人同列

若论功绩,郭大靖觉得自己封伯封侯都不为过。当然,这要先给毛文龙晋爵,才能轮到自己。

当然,除了虚衔外,崇祯还赏赐了银令箭,算是在副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些许的权力。

在明朝,明天子赐给臣下的印信一般有尚方宝剑,王命令牌,金、银令箭。

王命令牌可以处死五品下官吏,但是不可处断地方事务;金银令箭可以调派地方驻军,但是不可以杀人,也不可以处断地方事务。

尚方宝剑又称天子剑,所持者可以署理地方政务,对五品以下官员可以先斩后奏,对三品以下官员可以就地停职。

可以看出,尚方宝剑是权力最大的,皇帝轻易不会赐予臣子,特别是武将,就更少了。

现在的武将当中,毛文龙似乎是唯一有尚方宝剑的,是天启帝赐予的。另一位原来有尚方宝剑的是满桂,后来又被收了回去。

“沈硕庆,军中赞画。”郭大靖伸手叫过沈硕庆,给曹化淳做着介绍,“朝鲜义士,其父乃是当今朝鲜王国的左议政沈器远大人。”

曹化淳显出惊异之色,随后便是啧啧称赞,对沈硕庆父子忠于大明的精神甚为赞赏。

沈硕庆执礼极恭,猜想这是郭大靖有意为之,给其一个结交大明内官的机会,为日后沈家在朝鲜的行动铺路。

这么想也不算错,尽管郭大靖对于朝鲜王室的废立并不太注重,但顺水人情不送白不送。

方正化也赞了两句,便开口说道“遵化城池已是浇冰加固,从远处看,便如顶盔贯甲。曹公公未进城便赞不绝口,现下能否登城近观”

郭大靖笑着说道“这有何不可末将东施效颦,正要曹公公、方公公指点呢”

说完,郭大靖便请曹化淳和方正化出了巡抚衙门,登城巡视。

城墙已经冻了一层冰,阳光照射下,确实象披了层闪光的盔甲。

其实,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很有限。建虏又不是用炮轰城,也不是用手脚爬墙,用云梯、塔车之类的器械,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曹化淳和方正化却很是惊叹,一看就是没有什么实战经验。郭大靖也顺水推舟,特意把沈硕庆的建议说了出来,又给沈硕庆的脸上添了不少光彩。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