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规模中等的村落,地图上叫瓦林村,资料上显示人口300多人。
瓦林村四周到处都是伪装建筑,暗哨,火力点,运输车之类的,应该是一个后方补给点,一线前哨应该在更远的地方。
“行,差不多再翻两三座山,就能进入战区。”
杨顺让一点黄在四周寻找路径,即使绕远路,他也不能被人发现。
他准备进入战场,此时急需一颗四叶草。
………………
下午两点多,瓦林村的一栋不起眼的砖木屋内,两个低级军官正在抽烟。
风扇在屋内嗡嗡吹着,知了嘈杂的叫声传进来,天气闷热而且潮湿。
一个军官按熄了烟屁股,揉着脑袋疲惫说道:“老彭,上面有没有说,补给什么时候到?”
彭军官吐了个烟圈,愁眉苦脸:“三天后吧。这是第几次进山?”
“我是第六次,你比我早两个月来,你应该是第八次。”
两人说的是汉语,彭军官是华夏人,另一个是缅佃本地人,叫波立武,本名立武,因为从军,而被人尊称“波”姓。
他们谈的六次,八次,指的是政府军大规模进山清扫行动,和缅佃游击队战斗。
三天后,补给到位后,意味着第八次大规模清扫就要开始了。
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年代,城市巷战,农村游击战,都是最难打的。
想当年,曰本人那么精良的装备,也打不过华夏游击队,而华夏打樾南自卫反击战时,伤亡最大的不是和正规军硬碰硬,而是死伤在樾南游击队的手下。
大型战争如果是双方面对面硬刚,100个畈毒集团都打不过正规军。
但缅佃山区的各个自然村都是相连的,如同人体内的毛细血管网,分叉极多,而且特别细。
政府军收复一个自然村,再收复一个,等收复了四五个,发现第一个又丢了,被武装分子夺回去不说,还切断了纵深的道路,炸毁补给通道,前军部队退都退不回来,被困在前方,到处都是冷枪冷炮,游击队将重机枪和狙击枪架在山顶,政府军很容易伤亡。
毁路是一方面,还有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政府军搞集村并户,孤立畈毒集团,做思想政治工作,可没多少人配合。
缅佃农民世代种嘤粟为生,现在政府毁掉了他们的生意,他们表面上很臣服,等人转过身,在背后直接捅刀子,瞬间变成武装分子。
这些还不算什么了,假设政府军正打算攻击前面一个村子,结果武装分子把无辜的男女老幼全部绑起来,吊在村口必经道路上,政府军是攻,还是退?
甚至有些顽固村子,村长和老弱妇孺主动站在村口,政府军的车辆轧还是不轧?
现在的缅北游击队,是坤沙的三儿子带领。
当年坤沙的部队就是正规军,坤沙的最高参谋长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缅北部队高级领袖大多是某党派成员,打起仗来不含糊,而且多年贩毒,他们有钱,有充足的补给,有先进的枪械,大炮,装甲车,甚至还有高科技无人机,大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