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在威远侯走后,后宫里各处的嫔妃也都以关切皇帝的名义,一窝蜂的拥到了乾清宫外。
好在谢晞和曹守礼早有了布置,司礼监的太监们拿方栾暂时还没法子,但对付这些长居于后宫的嫔妃绰绰有余。
那些嫔妃们见守在门口的是东厂的人,个个都是噤若寒蝉,就连平日里最嚣张的唐庄妃,也是向张固问了几句话就匆匆离去。
后宫里难得出现了极其和谐的场面,但前朝的纷争却愈演愈烈。
第二日一早的早朝上,出现了正兴一朝最为热闹的一幕。
往日里文武百官互成派系,各自抱团,这一次却极有默契地将矛头对准了两个人——内阁首辅刘庆元和工部尚书骆休。
内阁首辅刘庆元一向是坚定的立嫡党,往日里被奉为文臣领袖,这一次竟无端地遭了弹劾。
刘庆元被弹劾的原因极其简单,尸位素餐,放任朋党。
工部尚书骆休受到的攻击更为猛烈,督察院的御史李竹文在上一次参奏无果之后,又纠集了两名御史,当堂参奏骆休贪污受贿、公为私用。
在大衍一朝,文臣之间的参奏很少拿贪污来做文章。
原因也是很简单,太祖时定下的俸禄过低,多数官员的俸禄也勉强够糊口而已。
一个四品官员每年的俸禄也仅仅够一家四口的开销,若是没有一些额外收入,根本就没法支撑官员的体面。
更不要说这几年,朝廷国库紧张,每年的俸禄都不能足额发放,大多数的官员,靠的就是俸禄以外的收入。
虽说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毕竟不可为外人道。
再说,别人身上不干净,自己身上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就等于自己参奏自己,没有那个御史会傻的用这条罪名。
这个李竹文是个例外,他先是当了三年的清水翰林,又在外任当了两年的学政,根本不知道这些官场例制。
他这次的参奏一出,朝会上的官员皆是神情尴尬。
左都御史陶然在心里暗骂起了李竹文,他昨晚派人给李竹文捎了口信,让他今日准备好参奏骆休的奏章。
选择李竹文,自然是这个人和各个派系没什么利益瓜葛。他参奏出来的奏本,在旁人看来,稍微有些说服力。
时间赶得紧急,陶然也没有空去看李竹文参奏的内容,反正也就是找个由头。
陶然在朝堂上听到后,当即就傻了眼,李竹文这个书呆子,竟选了这么一个理由。
这样捅出来,可就是犯了众怒。
陶然心内忐忑,上一次李竹文的奏章递了上去,连个水花也没惊动。
想想也觉得荒谬,骆休刚刚到工部尚书的任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奏章,岂不是指摘皇帝用人不明?
但他又不得不做,无奈之下,这才选了李竹文去探一下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但这次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谢曜毫不迟疑,也不给骆休任何辩驳的机会。
在朝会后,谢曜就发出了谕旨,工部尚书骆休停职待参,严查受贿等诸般情事。
京城中已是乌云密布,一场风暴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