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即人道,儒道告诉人,自然也并非不可战胜的。古有大禹治水,今日,水灾旱灾肆虐,老百姓化为流民,但是最终,他们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活了下来,他们没有被自然淘汰,而是战胜了自然。”
“人道,是在残酷的自然中,给人类留下的一点生机。”
“而佛家,讲的是自证。”李牧的声音,在儒术‘传道受业’的加持之下,清晰地传入了每个在场的人的耳朵里。就连蓄势待发,准备反驳李牧的玄奘,都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佛家讲究明证本心,一直在追求一种自我的解脱,是对自我的一种认知。首先要明了自我,然后才能无我。”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呢?”
李牧抛出的这个问题,也是众人的问题。此时他注意到,远处高台上,一直关注辩论的李世民等人也走了出来。李淳风,袁天罡,孔颖达,都凑近了一些。
“天地初开,自然便是一切。之后有神,有人,有道……天地生养万物,所以,自然一定是对的。遵循自然规律,一定是对的。所以老子有言,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方法,也是一种修行。”
“儒家是在教人,做事,谋事,向前走,因为天地无情,所以人才要自强不息。争取的,是一线的生机。”
“佛家讲自证,为何要自证,而非他证?因为佛家的一切东西,因果,都无法他证。信则有,不信则无。信则一切存在,而不信,则一切不存在。它不像道,道告诉你方法,方法是有迹可循的,这样做能做对,那样做不对,一目了然。而儒家更是,传道受业解惑,教的是前人的经验,期望的是后人继往开来,这比道更进一步。”
“但是佛家,一切都是虚幻的。它需要在一片虚幻之中,找到自己的‘真’。如果找不到,一切都是空谈。它无法给你实际的证明,它也无法证明。”
“就拿刚才的辩论说,辩机和尚说,如果一个和尚不能真心实意的传道,讲解经文,辜负了信徒的信任,那么下一世他会有报应。这只是一句话,下一世他到底有没有报应,这谁也不知道,因为就连人有没有下一世,都没法证明。这,就是虚幻。但如果你信,人有下一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他说的一切就成立,这就是所谓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又比如,佛教讲求度人。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信佛,向善,那么你死后就会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李牧看向玄奘法师,道:“玄奘法师取经不远万里,见多识广。孤且问一句,玄奘法师,您的真经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取回的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到底在哪里,到底怎么走,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是怎样的极乐?”
玄奘张了张嘴,不能作答。作为高僧大德,戒律让他无法撒谎。但如果不撒谎,说出真话,有等于是打了佛门的脸,因为他确实没有去过西方极乐世界。
李牧替他作答了:“玄奘法师不能作答,我可以代为解答。玄奘法师西行一路万里,但他没有走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去的地方,其实是天竺。天竺也不在大唐的西边,而是在南边。吐蕃之南有高山,山高万仞,山之南,即是天竺。真腊国也在大唐南方,真腊国以西八百里,也是天竺的地界。”
玄奘的脸色彻底变了,他没想到,李牧竟然如此了解。
“玄奘法师走的路线,就是佛教传入中原的路线。因为南方瘴气多,又有高山,所以最初佛教入中原就是这样来的。自天竺加尔各答,那烂陀,拉合尔,白沙瓦,沙马尔哈,塔什干,入西域,然后是喀什,伊犁,吐鲁番,高昌,嘉峪关……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世间有所谓极乐世界,如果极乐世界在世间,那么天竺当是,但请玄奘法师告诉我,天竺人物,风土,百姓,文化,可及我大唐乎?”
直击心灵的一问,容不得玄奘不回答。他想了想,道:“殿下,天竺人物,风土,确实不如大唐多矣。我取回来的经书,也并非在极乐世界取回。极乐世界,并不在这世间,就如同仙境也不在世间一样。切不可把人世间,当做是极乐世界。”
“好。”李牧笑着点头,道:“那么就是说,极乐世界存在,但不存在于世间。是也不是?”
玄奘沉吟了一下,道:“可以这么说。”
“那请问法师,可有人去过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