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早上起来,匆匆吃过饭,先抓紧把屋子收拾一番,然后把瓜子、花生、糖果、果脯、香烟摆到八仙桌上,陈爸陈妈就在里等着小辈们来拜年。
大雪过后,街道上的柴垛、粪堆、草木灰都被厚厚的雪盖住,除了扫出来的道路,别的地方一片银装素裹,倒显得非常整洁。
踩着没过鞋底的雪,哥仨出了门。妹妹很兴奋,今天穿得很漂亮,一身红:上身红羽绒服,下身红毛呢的裤子,脚上是高腰的红棉鞋,在前边领路,带着俩哥哥,开始挨家拜年。
南陈村拜年的规矩是给一个大门里的长辈,或者成年的、结婚的、已经分家的、独门独户的哥哥嫂子拜年。所谓一个大门,就是这些人家曾经是一个祖宗,繁衍的后代在一个大院居住,慢慢形成前后几进的院落,但是进出要走一个大门。
其实再往远算,南陈村陈姓人都是一个祖宗。
明初的时候,燕王朱棣把蒙古人赶出燕蓟,打到了草原深处。匪过如梳、兵过如篦,那个时候,蓝市这一带几乎没有了人烟。战争过后需要休养生息,大明朝开始迁移人口填充北方,叫做移民实边。
当时有陈家叔侄几户从鲁省枣林庄拉家带口,走到了丰蓝县,叔叔一家走不动,就地落户,开始繁衍,村子起名陈家坨。一个侄子往西走了二十多里,发展成了西陈村,另一个侄子往南走了一段,成了南陈村。这几个陈家村,姓陈的都能论上辈分,现在已经有人在联络寻找家谱。为什么要寻找呢?在曾经的一个年代,各家族的家谱也被当做“四旧”进行清理,有心人就把家谱藏起来,现在找出来再寻访老一辈人核实各家的情况,把家谱给续上。说多了,打住。
哥仨先去街对面的大伯家,挨个问“过年好”,大伯母拿出红包给小妹,哥俩成年了,压岁钱就免了。就这样一家一家的走过来,小妹衣兜了装满了零食,还有十几个红包。照往年,除了亲大伯,别人家是不会给红包的,今年例外,小妹似乎成了众人眼里的小公主。
初一下午,陈爸陈妈两口子出去,给他们的长辈和哥哥嫂子们拜年。陈立春守在家里,小妹自己在西屋,有几个小伙伴找她来玩,看她的新衣服和哥哥们从燕京带回来的玩具。
陈立东下午组织同学会,十几个初中同学的聚会。上一世,陈立东在这年的初一也参加了同学会,在邻村的同学家这一世他成了主办人。参加范围包括陈立东上初三时的干哥们,没有拜把子,但是论过生日时辰,陈立东在哥九个里边最小,前头八位哥哥有几个考上了大学,上技校的几个也已经参加了工作。还有两个高中毕业以后没有再上学,跟家里人务农兼顾打零工。
陈立东的初中同学会在厂子里食堂举办,陈立东主厨,陈立伟打下手,操持了一桌子菜,下午四点多开始,就有同学们骑着自行车过来,等到五点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都齐了,陈立东也上了桌,还有两个菜由陈立伟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