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今能有这样觉悟,未来必然会有大改动。
“皇阿玛这几天怎么回事,天天往海边跑,也不怕晒着了。”
这话太子也敢私底下说说。
“爷,要不要奴才去打听打听?”
太子摇头:“不用,皇阿玛的脾性孤知道,他不喜别人打听这些事。”
“是”
太子也是怕了,做多少错多少,真是怕很了。
在浙江游玩了一番,康熙这才说要回去的事,不过这边也留了不少人。
在回程的途中就比较松快了,主要是赶路,也没怎么停留,八月底,赶在九月之前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就是好一通忙活,是真忙。
康熙处理完了余留下来的琐事,没休息两天,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次去江南途中遇到不少事,让康熙心里有了不少打算,有心要改革,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事,他打算先组建自己的人手。
他打算加恩科,时间就定在明年年初,与此同时他打算在会试开考前放出消息,落榜的考生可以再看一场。
不过这场的内容就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了。
朝堂不缺官员,不过康熙打算在恩科过后换一批地方官员,也让那些整天光知道吃饭,只知道在地方上混吃等死的地方官员都清醒清醒,让他们明白,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别指望能靠着科举那点成绩混吃一辈子。
康熙也发现了,科举考出来的官员学问不错,但是并非一定就能做个好官。
这一点康熙也是有所考量。
他打算逐渐取缔科举下来就直接做官的规矩,至少在这个流程过程中加一道实际考核。
也就是在京城各部的实习成绩。
这对科举考中进士的学子而言并不算好消息,想要这么做,也是有些难度的。
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
所以现在开始康熙就要开始做准备。
首先要能让朝廷里这些掉书袋的老官员同意,他们要是不同意,还真能煽动考生,这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
于是乎,康熙紧接着又投入进跟满朝文武斗智斗勇去了,他倒也乐在其中。
幼清在康熙忙着的时候也没闲着。
玻璃工艺如今已经很成熟了,她需要考虑把玻璃销往全国的事。
“主子,按照您说的奴婢算了一下,还是在各地开设工坊比较划算,只是这样一来管控上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现有的玻璃工坊都在京城郊外,不过京城这边制作玻璃运输成本比较高。
若是把玻璃工坊开设在玻璃原材料所在地,那样就能节省很多成本,对此,幼清也是同意的。
只是这样一来,玻璃这桩生意就不太容易管控了。
车马慢,不像现代那样,去外地要是不远,几个小时就到了,视察什么的也比较方便。
玻璃如今还属于暴利行业,若是管控不利,很容易造成贪污的情况。
对此幼清也有些考量,她打算拉人入伙。
玻璃是暴利,把按照比例分给去管理玻璃工坊的人,如此一来就把给别人做事换成了给自己做事,这样当事人自然也就必须要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