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村的村民这两天是真的难受。
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这余家老二家频频出奇事,他们却半点消息也打听不到,连最擅长八卦的阿田嫂一伙都收集不到。
这种好奇,并不带有恶意,而是人类对于未知事情天然的探索欲。
最后是李村长的媳妇,经过余老二家的官方同意,透露出一些消息:余老二家偶然间救了县令家老夫人一次,老夫人上前送礼是为报答恩情。
一时间,村民们议论纷纷,都挺为老余家开心。
毕竟是他们村里人救的老夫人,他们村也沾光不是~
这是后话,现在的话题之王,余老二家正在清点钱老夫人送来的礼。
收礼时要装作一副极力推拒(有吗?)的样子,但是真正拿到礼的感觉非常之美妙,有一种开盲盒的快乐感。
布料,老夫人送的府绸,比一般农人用的布料要好一些,而不是锦缎这类并不适合村里的人的。深色浅色艳色各两匹。肉类,送的是两只鹿腿,以及熏肉熏肠各五挂。粮***米、糯米、黑米、燕麦各一石。补品,红枣,桂圆,银耳各十斤,高级烟丝一盒,燕窝一盒,冬虫夏草一盒。此外还有文房四宝三套,茶饼三盒。
总的来说,送得很贴心,既没有不实用,也不会显得廉价。
老余一家将打算送到老宅和老三家的挑出来后,剩下的就都放到了空间里。
为此他们还专门把空间里的客房当做自家的仓库。
最后是最激动的时刻:老余打开了黄管事送来的荷包。
拿到手时候是轻飘飘的手感,老余想应该是银票。
打开后竟是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这县令家的底蕴想必应是很丰厚。”余卿卿说,“古代官员的工资可没那么高,年薪五十两差不多,一百两顶天了。能拿出来这么多的谢礼和银子,一方面是因为老夫人对咱们家确实感激,另一方面,估计是县令大人家本身就很有钱。”
“听李老哥说,咱们这一届的县令是刚刚任职的,听说是京城过来的。而且听说原本是五品的京官,因为惹了啥人,被贬到咱这个小镇当了七品小县令。”
“怪不得几天前,那老夫人来这镇上时,一副郁闷的样子。”
“确实,她儿子来了,她也只能举家来到这个小地方。能不郁闷么。”吴氏说。
八卦完本地的父母官,三个人又在商量怎么花这钱。
未来的三个月,钱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物资。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最不需要心疼的就是钱了。
第二天。
又一个轰动的消息出现了,毫无疑问,是余老二家的新闻。
倘若清水村有他们的村报,那余老二一家一定是日日占据头条榜首的那一位。
村民们每次见面,都不是问“你吃了没”,而是“哎最近你听说余老二家了没……”
今天大家都在问:“听说余老二家在招建房子的工人,你家汉子去了吗?”
“好家伙,他们家那个破房子我早就看不惯了,这下终于要建新房子了,建在哪儿啊?”村民A问。
“听说是在咱村里的后山头里!”村民B回道。
“好家伙,他们家是想隐居吗?不会是被咱们八卦得太烦了,想要远离世事了吧。”这村民A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那倒不是,听村长说,他们家是怕以后有洪水。”
“这这…”村民A想说他们是杞人忧天,但是他没文化,不知道这个词,吞吐了半天,只得说一句,“好家伙!这余家老二,跟我们想的都不一样!”
“确实,除了县城里,哪有村里人家建房子一天给五十文的,虽然不包吃的,但这工钱也太高了吧。咱村里一般二十五文就差不多了。”
“余老二家是个好的,发达了也不忘照顾咱同村的!”大家都附和道。
暗搓搓地,就各自回家赶紧鼓动自家汉子儿子啥的去余老二家报名。
除了请帮忙垒砖造墙的村民,老余家还专门请了一支专门建房的巧匠队。
因为这次他家打算建的房子和平时的都不一样。
农村普遍的房子,就是大门两边各俩耳房,院子进去正对正厅,正厅两边是东西厢房,人口多的话厢房就多建一些。
而余卿卿设计的并不是这样的。
按照她的思路,这一次洪水,从爆发,到持续,到官府派人修堤坝,泄洪水,按照古代人的发展水平,时间大概会在一年左右。
房子不用建的多好,不是用来养老,但是要防水,方便,安全。
地基打算就地取材,采用山头上的松木,第一层架空,可以减少山中潮气侵袭屋中之人,也可以防山中蛇虫。
房屋群外围,打算设两米高,半米厚的黄土围墙,防止野兽类的进来伤害人畜。整片空地还要设一层栅栏,因为老余估摸着,待洪水来时,同样到山上避难的村民只多不少,这时候把栅栏围得越宽阔,能收容的村民也就越多。
架空小屋,余卿卿打算一次性建上八栋,每栋之间,为保证**皆互相间隔五米,八栋小楼围为一圈,中间专门建一个大厅,公共厕所,浴室,仓库和厨房,这些自家和老宅和三叔一家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