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
曹七七道。
“为什么都喜欢穿龙袍呢?”
“龙袍,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礼服,也是中国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这代表了无上的至尊身份。此外,龙袍并不是单一的一件衣服,它还泛指中国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
曹七七道:
“龙衮,卷龙衣也。“卷,俗读,其通则曰衮。”
《周礼·春官·宗伯》:“(天子)享先王,则衮冕。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服韍,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天子龙衮,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
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代沿袭为制度。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别称黄袍。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龙数一般为9条: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
《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龙吻合帝位“九五之尊”。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
水友诧异。
“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曹七七道。
“原来是为了好看哦”
众人了然于胸。
“差不多,毕竟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嘛”
“老妹儿,历朝历代都是九条龙吗?”
有人提出了质疑。
“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龙袍的龙纹数就多于九条。”
曹七七指了指前方的定陵宝城: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
“相比较之下,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的龙更多”
“有多少?”
“由弁帽、袍服、玉带、袜子和丝履构成的“燕弁服”上的龙纹呈九九之数:前身一个盘龙团纹,后身两个盘龙方纹,领子和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另外,在腰间的玉带上还装饰着九件刻有龙纹的玉片。”
“卧槽?”
“皇帝的龙袍也内卷?”
“毕竟是皇帝,排面输了咋整”
“呵呵”
“当然,龙与龙名称也有所不同的”
曹七七道:
“位于衮服前胸和后背的龙,是正身的龙,也就是面向外的龙,被称为“正龙”或者是“坐龙”;侧身的龙叫做“行龙”,行龙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为升龙和降龙。”
“当然了,龙袍并不是专供皇帝穿着,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黄色”
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