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官服补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后背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在服饰史上被称之为“胸背”;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
明朝朱元璋时期,吸收唐代绣袍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绣袍上的图案改为缀于袍服上的补子。
到了清朝,改令易服。
虽然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汉族服饰的精华。虽仍承袭明朝服制的补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将补子绣于常服之上,而是缀于补服之上。
“清朝的补子文官图案沿用了明朝旧制,武官的补子略有改动”
曹七七手一挥,变戏法一样,凌空变换图案,众人看的都麻木了。
清朝文官补图:
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授予纹仙鹤纹补子;
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锦鸡纹补子;
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授予孔雀纹补子;
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授予云雁纹补子;
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鹇纹补子;
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鹭鸶纹补子;
七品文林郎、征仕郎,授予鸂鶒纹补子;
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授予鹌鹑纹补子;
九品登佐郎,授予练雀纹补子;
没有品的授予黄鹂纹补子。
武官补图: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七品、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
“总而言之:补子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
“那中间那条垂下来的长长的带子是什么?”
随着弹幕,曹七七将镜头对准文官石像从腰间正中央垂下的长长的带子:
“这叫——蔽膝”
曹七七反手调出了一张汉服,着重放大了汉服身前那一块长方形布料:
“蔽膝,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
此外,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
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通常情况下,
蔽膝稍窄,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感觉古人穿衣服好麻烦的样子”
“呵呵,那不是一般的麻烦好吗?古代官员的衣服一个人一般穿不了”
“乌纱帽是梁冠吗?”
有人诧异道。
“不是”
曹七七给予了否定:
“梁冠是朝服”
“乌纱帽是常服”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官员平日里在本署衙门办理公务所穿的常服。
明代官员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
洪武二十三年,指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