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央又用望远镜看了看前线那所谓的包围圈。距离很远,只能大概的看出大态势,却看不太清具体的战斗,以及排兵布阵。
“二哥,情况有些不太对,似乎所谓的包围······怎么说呢,你还是自己看看。”
表现要适度,与上官相处的基本原则。跟上官交流时,任何时都要有余地,让上官发挥的余地。
“你是说这包围圈不扎实?随时都有突围的可能?”
李世民看到的也让他有疑惑。态势的包围的态势,可看那似乎在战斗的场景,却不是一方包围一方被围的战斗。
“甄翟儿是怎样的一支队伍,想来二哥清楚。唐公军事大家,绝不会令自身陷入包围圈内,还是这样明显的包围圈。”
许央还是那种说一半不懂一半,不是点明李世民思考问题的纰漏,而是将李世民心中的疑虑说出来。
李世民军略上的水平,后世是有公论的,有些问题不是他看不出来,而是他不能这样考虑,或者说面对自己父亲时,他必须回避这样的思路。
“许央,或许你的判断是对的,但是,这时候我必须的出兵,作为下官,见上官落入险境不能不作为;作为儿子,见父亲这般状况也不能不出兵。”
这时候的李世民还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少郎君,有些事还不能完全理性的去决断。不过,这样的李世民,多少让许央觉得亲近。
“你不知道,杨广给我父亲用于平叛,安靖整个河东和朔方的军卒只有五千,也就是说,真正的能战之士只有五千。”
“我这留着一千,剩下的都是新招募的,甚至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上战场,有的都没见过血。所以,真的不能懈怠,不敢有任何的侥幸。”
五千?许央难以置信的看了看望远镜里的前线,又看看李世民部,加起来少说也有小两万吧?
“别不信。老军伍就五千,剩下的都是临行前收揽的,都不知道怎么打战。”
这确实有些麻烦了。许央之所以劝李世民,是因为他的记忆中不记得有李渊遭遇险情的历史记载,甚至没有甄翟儿这股盗匪的记忆。
难不成自己的介入,让整个历史都改变了吗?那还真有点麻烦了。
这时候顾不得考虑前程,就冲李世民现在的人性人品,许央也觉得应该真心的去帮他了。
一支大多数都是新兵的军伍,打顺风战没问题,一旦己方落下风了,崩溃就是一瞬间的事。又是新招募的,说不定临时改变一下角色也不是不可能。
“新兵参战,最宜鼓舞士气,不宜恶战。咱们要是冲阵,新军的作用不大。处于包围圈的新兵也是如此······”
“不需要太多,我只需要带着这一千老兵冲阵即可,剩下的就委托许老弟留下来帮我照看。”
队伍已经在整束了,李世民也开始着甲。只是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让许央作为留守的主帅。
“不行!万万不可。初来乍到,连校尉旅帅都认不全,不可能做到率领两千军卒应急。”
“二哥,能不能听小弟一言!”
许央说的很慎重,让李世民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两人仓促间的交流,让李世民认识到这小郎君军略上不输自己,这还是尚未深交,藏着掖着,也就有心想听听许央的见解。
“甄翟儿部也未必全是能战军卒。在对唐公形成包围之势后,并不了解唐公这边的战力如何,想要建功,势必要有派兵布阵的层次,也要有主攻和佯攻。”
“主帅离营,剩下的都没有临机决断之权,小弟我更是初来乍到,没有任何职衔的客人身份,很难让队伍听命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