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城东城墙之上,负责防御的侯莫陈乂默然不语,只是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退向滹沱水对岸叛军,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和激动,只因眼前的叛军退得井然有序、从容不迫,甚至就连投石车、井阑、云梯车都拉去了对岸,这说明他们没有遇到太大的压力。现在只是根据战况的发展进行战术调整而已,只要他们调整完毕,仍然回来攻城。
侯莫陈氏是鲜卑姓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便分明姓族,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带头将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独孤氏为刘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不再重复奇僻。
随孝文帝南下那些侯莫陈子弟改姓为汉姓中陈氏,而生活在北方六镇的侯莫陈氏依然保留完整的姓氏,侯莫陈乂的先祖便是六镇军士之一,六镇兵变被镇压以后,他的祖先被遣送到了并州,从此祖籍变成了并州。
侯莫陈乂今年只有二十余岁,但是他从军的时间长达八年之久,累功升为勋官中的仪同三司,就在他捉摸叛军为何退兵时,耳畔响起了李景的声音:“是援军到了?”
侯莫陈乂转身向李景行了一礼,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应该是援军到了,只是不知援军是来自幽州还是朔州。”
“总管,有一队骑兵从北方来了。”李景身边的亲兵忽然说道。
李景和侯莫陈乂正在观看已经远退的叛军,听了亲兵这么一来,不约而同的随声看去,只见十名骑兵在一名将领率领下,自东北方飞奔而来。
“总管,如果这支骑兵是援军的传信兵,援军当是幽州军。”侯莫陈乂见到这支骑兵是从东北方的繁畤县方向而来,而繁畤县的东北是飞狐陉所在的灵丘县,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这是杨义臣总管派来传信兵,那么他们应该从西北来才对。”
“不错!”李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本以为杨集琐事缠身,应该比杨义臣晚到才对,不料却比杨义臣先来了,如果这支骑兵真是杨集的兵,说明自己还是小看了杨集。
就在他们对话之际,那支骑兵顺着叛军搭建的浮桥奔到城外,缓缓的停马在一箭之遥,那名将领单骑上前,在城下大声说道:“卑职乃是卫王府属官李大亮,奉卫王之命前来拜见李总管。”
“打开城门,让他们入城。”李景在红石塄见过李大亮,此时一下子就认了出来,他心中大喜过望,果然是杨集来了,实在是来得太及时了。
守军依令放下吊桥,缓缓打开城门,李大亮便带着十名精骑进了雁门县城。片刻功夫,李大亮便在几名守军的带领下,来到了城上,向李景行拱手道:“卫王座下记室参军事李大亮参见李总管。”
李大亮虽然是王府玄武卫的统领,可他在官面上,仍然只是六品上的记室参军事,这不是杨集不想提拔他,也不是不想让他进入军籍,而是他在王府跟着杨集一起长大,也被懒疫传染了。以他对杨集的了解,若是自己正式出仕了,那么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杨师道就是自己榜样,更何况他年纪还小,只要跟着杨集,就不怕没有历练和长官的机会,所以他现在也跟薛举、宋正本、郝瑗等人一样,只想当一条快乐的咸鱼。
他们现在的心态,就跟杨坚、杨广面前的杨集一模一样,杨集知道自己如果想当大官,一句话就能当上别人努力几辈子也当不的高官,所以反而对当官失去了兴趣,李大亮等人的心态差不多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