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于东反应过来,又听冯常棣说,“这样,我就能吃到更多的糖啦。”
于东被这小家伙逗得直笑“你回去跟你爸爸说,让他给你生几个弟弟妹妹,这样你也能吃到糖。”
听到这话,冯常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于东回到家没多长时间,就听到冯明家传来动静,冯常棣被他爹撵得撒丫子直跑。
作为始作俑者,于东嘿嘿一笑,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这些天他一直在家带娃,课程跟写作中心的事情落下来不少,他要抓紧补回来。
课程都还好弄,因为总共也没多少节课,后面每个礼拜多上一节,两三个礼拜就补回来了。
关键是写作中心的事情,写作中心这学期刚刚成立,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有些事情他可以交给别人做,但有些事情必须他亲自去做。
写作班十一月初就要开学,而到现在学生名单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第一届写作班总共招收二十六个学生,写作中心成员手里有九个名额,而这九个名额也全部都用完了,也就是说他们还需要从金陵各个高校招收十七个学生。
写作班的消息公布之后,截止到十月十五日,写作中心总共收到三千两百多份报名申请,其中有效申请八百六十六份。
有这么多无效申请,其实于东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很多人就是过来凑热闹的,估计连招生的简介都没有看清楚。
无效申请里面,最多的便是非金陵本地学生投递的申请。
大部分人看到了这个条件,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投来申请。
还有些是格式不对,写作中心对外公布了申请书的模式,提交上来的申请必须按照格式来,不然的话算作无效申请。
另外,报名的人必须要在申请书里面附上一份原创文章,五千字以下,很多无效申请都没有附上文章。
除了没有附上文章的,还有些人附上的并不是自己的原创文章,而是抄袭别人的文章。
这类抄袭文章,一般都会进行一些修改,有小改,有大改,小改的很容易识别,但是大改的话,要不是对原本的文章熟悉还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当然,也有些人把写作中心的人都当傻子,直接就照抄文章,一字不改。
最离谱的是,写作中心收到过一份朱自清的背影。
当然,这类照抄文章,通常是抄一些不太流行的小众文章。
在现在这样一个查重难度高的时代,十分考验写作中心众人的量,不过他们这些人量都很大,又有这么多人在一起,便很少有他们没有看过而又十分精彩的文章。
即便有这一类漏网之鱼,其实也不用怕,因为申请书只不过是初筛,即便是这一步蒙混过关,后面还有几关要过。
确定了八百多份有效申请书之后,写作中心又从中筛选了六十份文章质量靠前的申请人。
剩下就是复试跟面世,因为招收的都是金陵本地的大学生,所以面世跟复试非常方便。
复试过后,还剩下三十人。
到了面试,这三个人都要带上学校的证明书过来,一方面,不管哪个学校,学生参加写作班,都需要有本校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要验明他们的身份,防止有非金陵本地学生混进来的。
于东看着最后进入复试的三十人名单,徐择臣的名字果然在列。
对于徐择臣能进入最终名单,于东当然没什么意外的,徐择臣是他学生,写作水平如何他比谁都了解。
不得不说,徐择臣学习能力确实很强。
早之前,徐择臣只能算是个有些研究的文学爱好者,再后来文学知识越来越扎实,但也还是个普通的文学系学生水平。
但是自从跟于东身边学习之后,他的写作水平就直线上升。
同样是于东的学生,但是徐择臣这段时间的进步要比当年阮小虎快很多。
当然,这种比较也不合适,毕竟徐择臣学历更高,基础也更牢靠,在没遇到于东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一部分文学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