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司匡讲述的内容,连褚大都能折服,不记下来,枉听一次。
右手抓着漆黑的木炭,左手打开竹简,木炭放在竹简右上角的正上方。
他这番动作,就像是一个准备默写的小学生似的。
“司公请讲!”
“咳咳咳。”司匡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先秦之事。
他盯着衡胡的双眸,率先提出一个问题。
他打算从这个问题入手。
其声音朗朗,传于八荒。
“君以为,礼崩乐坏自谁始?”
“啊?”衡胡惊呼一声,随后陷入了思考,“呃呃呃……”
大脑疯狂运转。
随后,他想到了一个典故,那个一箭射周王的典故。
于是自信满满的回答,“夫子曾言,郑庄公繻葛拒周!礼崩乐坏应自诸侯始!”
司匡遗憾地摇了摇头,“不对!”
“啊?难道是自士始?”
“还是不对!”
“自黎民始!”
“差的越来越远了。”
“啊?那到底是自谁始啊。”
衡胡抬起头,眨眨大眼,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不是诸侯,不是士,不是黎民……难道是卿大夫?
难道司公想的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不太可能吧。
在这之前,礼崩乐坏早就开始了啊。
怀着不解的心,他张开嘴巴,准备回答这个不靠谱的答案。
司匡满面笑容,笑吟吟地说道:“行了,你是想说卿大夫吧?”
“昂。”
“还不对!”
“啊?如果这个也不是……司公,没人了啊!”
“谁说没人了?不还剩一个吗。”
司匡咧着嘴,向后一仰,从路边捡了一根树枝。
一边说,一边在地面上写了两个历史事件。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
他用树枝把地面上的这两件事圈了起来。
沉声道:“礼崩乐坏,自周王始!昔日,周,礼崩乐坏源自平王!”
“不是吧?”
衡胡右嘴角疯狂地抽搐,感觉上了贼船。
怎么眼前这位折服儒家大儒的少年,讲的内容,不符合自己受到的教育?
“咕咚。”他猛地咽下一口唾沫。
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人。
脸上的肉堆积在一起,用颤巍巍的声线,问道:“此何解?”
虽然左传之曾经隐晦地表达出平王非礼、无能、心虚胆怯,但这并不能作为平王导致礼崩乐坏的证据吧?
《周易》讲究规律与法度。
因此,他们这群经学家,熟读的一般是《公羊春秋》。
左传这种旁门左派传达的思想,不符合他受到过的教育。
《春秋》三派,只有公羊所传授的,才是近道之策!
谷梁、左传?
旁门小道耳!
司匡笑着说道:“衡兄,想要弄明白此事容易!不过在此之前,吾想询问一个问题。”
衡胡正色道:“司公但说无妨!”
“君可知,平王生平当中,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司匡挑了挑眉毛,一脸坏笑的询问。
“这个……”眉头一皱,衡胡沉思,快速地回忆夫子所言,“应该是迁都洛阳吧?”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平王东迁洛,但求以兴周。
这是他自幼就懂得道理。
“哈哈。”见鱼儿上钩,司匡咧嘴一笑,随即立刻摇摇头,道,“非也!平王东迁的确是大事,但称不上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