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结束之后,史从云还没来得及走就被笑呵呵的魏仁浦拉住了,让他去枢密院,说有好消息告诉他。
看老头这么高兴的样子,史从云也来了兴趣,好奇的随他去了枢密院官署。
原本后天就要过年,现在百官都休息了,他们去枢密院官署时里面都没人,连外面值守的士兵都早早回家去了,是魏仁浦自己掏钥匙开门的。
跟着他穿过积雪覆盖的天井,到了里面办事的厢房,魏仁浦从众多公文信报中找出两份交给他。
史从云见老头笑盈盈的看着他,还抚摸着他那李逵似的胡须,心里也十分好奇。
立即拿起来第一份战报看起来,结果看了一下心里大喜。
战报说的是今年十一月,邢州留后陈思让以州兵出战斗,在西山下打败河东的伪汉贼军一千多人,斩首五百余级。
当时北汉因为在在辽州(今山西左权县附近)打不过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被李筠打得损兵折将,节节败退,辽州几个县都快丢光了,最重要的是辽州治所州城被李筠率昭义军将士攻破,连辽州刺史都被抓了。
于是北汉想往南出兵,来一招侧后偷袭,东出太行山扭转局面,没想到邢州留后陈思让早有准备,他的斥候很早就在出太行山的山道中部署,发现北汉军行踪之后立即带人在山口设伏。
北汉军才出太行山就被伏击,结果一千多人的军队被杀五百多,这可以说是非常大胜利的,这个杀伤比例很可观。
史从云看后高兴大笑起来,李筠虽然是个刺头,对官家和朝廷很不恭敬,甚至敢囚禁朝廷派过去的监军使,但打仗确实厉害。
其实这几年来,周国一直是三面开战,持续开战的,只是战争规模不同。
主力战场在南方,而太行山东侧还在和北汉持续交战,河北北面和辽国也时常有摩擦。
相比之下,和北汉的战争比和辽国的激烈多了。
辽国那边这几年来两国多数时候是边境冲突,但和北汉是持续交战的。
高平一战,虽然最后迫于辽国大军救援,周军其实走得很狼狈,因为怕被辽国大军追击,算得上全军跑路,粮食辎重能丢的都丢了,拿不走的基本一把火全烧,因为官家也很清楚,辽国大军一旦到了晋阳,稍有不慎他们可能全军覆没在河东。
但是高平之战的前半段,北汉军损失过万,主力精锐几乎尽数被消灭,北汉一蹶不振是肯定的,如果不是怕辽国再次越过雁门关从代州南下增援,灭北汉其实已经没难度了。
只要中原大军围困晋阳,城池再坚固都只是问题,不行就像围寿州那样,围到城里弹尽粮绝他们肯定要投降吗,寿州数万大军,数万民夫围困一年多,还不出城破了。
关键在于寿州在淮南,辽国没法插手,而辽军要南下晋阳太容易了,如果长时间屯兵晋阳,辽国大军必然南下救援,到时他们里应外合,攻城大军就危险了。
所以北汉亡不亡从来不是北汉能决定的,自从官家高平打了一场漂亮战之后,北汉已经没有和中原对抗的资格了,关键在于如何让辽国不敢插手北汉。
大周采取的办法就是蚕食,大军不管他,但边境上的将领则不断出兵,时不时打击它,而北汉精锐多数在高平之战中损失殆尽,李筠等人都是悍将,北汉抵挡不住这种蚕食。
这种持续不断的小规模的战争,辽国也不可能劳师远征,劳民伤财的派大军来救援。
不得不说,这种决策是十分高明的,史从云也佩服大周的宰相和官家在这件事上的决策,特别是王朴的战略眼光。
集中兵力去打南面好打的国家,不断扩张领土和人口,还能获利,向北则对北汉不断采用局部战的方式蚕食它,不断削弱,让它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