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去年秋天以来,在大华国华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中,有一批候鸟被人捕杀;
在大华国天京北大港,大华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部分遭毒手;
而在西疆,有一些候鸟被偷猎者伪装成家禽空运贩卖……
就在去年的统计中,大华国鸟类学会总理事长高尚,在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雁通讯》上写道:“过去5年里,大华国至少有30万只水鸟丧生。”
而据估计,这个数字比较保守。
环保专家表示,候鸟被捕杀,“吃”是最重要的原因。
民间一些人认为,活鸟血和鲜肉可以“大补”身体,而在一些地方,吃野味依然是一种被向往的饮食习惯。这些习惯和观念,客观上为猎杀鸟类提供了需求和市场,因而猎杀行为日盛。
无独有偶,近日大华国新广传媒曝光,在湖西省南平县,本该是动物天堂的山谷,却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中枪后吐血抽搐的猕猴、铁笼中惊惶失措的竹鼠、堆满野生动物的冷库、挂着“公务消费定点商家”的野味餐馆……
这些画面通过新广传媒记者的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一条捕杀、交易、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产业链曝光。调查显示,在湖西省当地的一些餐馆、酒楼,经营者偷偷宰杀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食客则偷食大雁、獾猪、竹鼠等受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一家名叫老肖龙虾的野生餐馆已经开了十几年,餐馆老板介绍,有一批固定的熟客,每次有好的野味,只要一个电话食客们都会如约而至。分析食用野味的原因,想要滋补、出于好奇是重要原因。
大华国林业部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京都、上广、广华等21个城市,调查表明,主要有两种食用野生动物的心态,其中33%的人是出于好奇心,还有44%左右的人是认定了野生动物中含有很多比较特殊的营养。
很多人认为,野味美味而且滋补,甚至认为,野生动物都是有机食品,没有污染,因此“野生的一定补”。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而且从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仅仅食用单一的食品也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
因此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工饲养动物的营养价值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据有关部门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
若要为身体补充能量,基本上吃牛肉和鸡肉已经足够,根本犯不着专程找珍稀野生动物进补。
而且,从品尝角度而言,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动物肉质成分中肌肉较多,脂肪较少,口感上并没有优势。
吃野味被推崇还因为不少人认为野生动物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食用的是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不像人工饲养的动物饲料里有很多添加剂,吃野味似乎是选择了安全食品。
殊不知,野味也并非绿色食品。由于全球环境普遍受到严重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同样存在遭受污染的境况,甚至比家禽所受污染更甚,人若吃了因污染导致基因突变的野生动物,则可能诱发癌症等恶性病变。
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生物富集作用,这也是吃野味危害健康的一个环节。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
人体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食用了这些富集农药残留的动物,其健康可想而知。
很多食用野味的人追求野味的鲜味儿,这也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非法出售野味的餐馆酒楼,由于常常是偷偷摸摸进行野味经营,所以在加工时就会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再加上食客“求鲜”的要求,往往不能够保证煮熟烧透。
于是,也就根本无法确保杀死野生动物携带在其肌肉、血液及内脏里的病毒及寄生虫。
而且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加热杀死,有些病原体可以抵抗100摄氏度以上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