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办法则是迁关内盗寇罪犯往河套,倘若一县移十犯,则一府便能移百犯,一省可移千犯,北方数省万余罪犯总是有的。此法还可年年持续,如前明将犯人流于西宁以充青海,数十年下去,河套地区的汉人数量必将占据绝对主导。
“汉人多,则地宁。汉人少,则地乱。”
第三个办法则是使一些军队仿效明军屯于五原,一方面驻守,一方面开垦,朝廷则想办法为这些驻边军人娶妻,如此一代、两代下去,亦能极大充实人口。
陆四命人一一记录,因为孙可望提出的移民三法都是切实可行的。
孙可望又建议要将河套地区的归降蒙古人与迁移汉人混居,打乱其原先聚族为部落的习俗。并且要设营庄加以统一管理,辖区内土地所产以十为总额,官府得四,民得六。
官四民六,看上去民众负担极大,然而民众却无地主盘剥,其拥有土地规模较之家乡极大,因此净得利远比家乡要多。
如此,既能使五原民众得实利,也能让官府军队有钱粮维持。
“钱法,盐法、朝廷也当予以理顺,辅以市贸,无论汉蒙,一视同仁,用廉吏,除贪酷,河套虽失我中国百年,但必将我为永固之地。”
孙可望又结合河套地区多被蒙古人用于牧原的实际情况,认为还可以五原城为中心,于附近多筑小城。
“筑城人力,一半军队,一半民夫。可谕令陕西、宁夏二省每户出夫一人,领官米二斗,至五原交米一斗五千,余五升给夫作口粮。每夫另给脚价银二三两不等,筑城期间再予体恤,如此民夫乐于出役,必不为地方乱源。”
“韩国公所言皆是良策,朝廷当一一施行。”
听罢孙可望诸法,陆四这才将高一功已破威宁海的好消息于众人道出,文武自是欢喜恭贺。
“传谕宁夏巡抚赵忠义速遣人同第一军交洽筑城之事,再晓谕蒙古诸部,叫他们速速来归,往后各安城池,或牧马、或耕织,汉蒙一视同仁,皆为我大顺子民,使子子孙孙永享太平。”
“如此一来,蒙古降者当络驿不绝!”
众人再次称赞监国圣明。
陆四走到孙可望面前,点头道:“河套故土已复,今西北便只韩国公义弟定国一人,望韩国公能替大顺解此难题。”
孙可望欣然说道:“臣明日便往定国处,断不负监国厚遇!”
“好生与定国说,他非降我大顺,而是重归中国。”
陆四又交待孙可望几句,这才结束国事召讲,未与文武多言匆匆离去。
却是要同那张献忠伪后一会。
侄孙义良先前密言那小娘子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