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环球挖宝 > 第40章 戏曲综艺的筹备

第40章 戏曲综艺的筹备(1 / 1)

韩舟道:“话糙理不糙。是这么个道理。”

巴热道:“就会贫嘴。”

韩舟道:“我又仔细想了想,光是京剧综艺,恐怕受众还是太窄。如果能办一个综合国内各类地方戏曲的综艺,效果会更好。”

巴热道:“是这样的。京剧是国粹,除此之外,岭南有粤剧,安徽有黄梅,西北有秦腔,中原有豫剧,苏昆有昆曲,还有晋剧、越剧、评剧、淮剧、河北梆子、川剧、吕剧、花鼓戏等等。”

韩舟道:“是的,这些戏曲虽与京剧不同,但都属于中国传统戏剧,是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比如我家那边,老一辈人都喜欢听黄梅戏。还有地方剧种,庐剧,就更小众了。”

黄梅戏,虽然是地方戏剧,但也算家喻户晓了。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天仙配》里的经典唱段。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著红袍,帽插红花好哇~好新鲜哪啊”,是《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得主(梅花奖是我国梨园行的最高奖)韩再芬女士,唱这一段唱的尤其好,哔站有视频,是一个电影形式的黄梅戏表演。读者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下,看一看听一听。。

但就算是黄梅戏这样家喻户晓的地方大戏,近年来也逐渐没落了。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zf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黄梅尚且如此,庐剧等地方小剧种,境况就更加凄惨了。

庐剧在20世纪50~80年代非常红火,但80年代后期,由于人才、市场、机制、投入等诸多原因,全省的专业庐剧团锐减,到2015年为止,仅存十余家,情势不容乐观。

但另一方面,民间庐剧职业剧团的私营班社发展红火,活跃在流行区的有两百多个。

其中很多是依靠新兴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火的。

事实上,很多地方戏剧、地方文艺,都以这种形式,在不依靠zf扶持的情况下,焕发了第二春。

主要是在快手这样的下沉短视频平台上。

广东尤其是潮汕地区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种传统舞蹈:“英歌”。(不知道的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搜,很好看的)

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汕头、揭阳、潮州、汕尾),随着华人的脚步,扩散到了中国香港乃至泰国等地区。

内容主要是《水浒传》里的一些情节,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溯明代。

潮汕乡族们组成一个个队伍,化妆为水浒好汉的模样。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招摇过市。

非常有激情,也极具韵律和美感。

地方大戏,秦腔,在快手上也很火。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在陕西一带很火。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秦腔和京剧在很多曲目上,其实是同一个选题。但因为艺术形式有差异,唱出来的感觉真的完全不同。

读者朋友们有兴趣,可以搜一搜《大保国》这一折曲目,先听京剧,再听秦腔,两相对比,感受一下。

秦腔的唱法真的特别好玩,率真。能带给你一整天的快乐。

可能也正是因为秦腔接地气,所以在快手等下沉平台上,就更能吸引到粉丝关注吧。

巴热道:“如果你想办这个综艺节目的话,我肯定支持你。”

韩舟道:“嗯,我回去琢磨琢磨,真要办的话,就邀请你来当评委。”

巴热道:“我这种圈外人、门外汉当评委,会被观众骂的。”

韩舟道:“没事的,他们不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想要振兴传统戏剧,做这么一个综艺,除了邀请优秀的青年戏曲演员参加外,还需要圈外热度。因为传统戏曲的受众很少,光靠圈内热度完全不够用,吸引不到更多人的关注。但如果像你这样的圈外人加入进来,就能吸引到很多流量。很多年轻人不懂戏曲,但听说巴热参加了这么一款节目,可能就会愿意来看看。你说是不是?”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