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转过一个小垂花门,崔喜眼角瞥见一个青衣小内监在前面廊柱后身影一闪。
凝神细看,此人身形有些壮实,走到他跟前仍然一双圆眼睛滴溜溜四处看。
他嘻嘻一笑站定行了礼,“喜子公公又出宫去给皇上办事了。”
他上前欲要拿崔喜怀里抱着的一个红漆匣子。
“让小的也帮公公做点事儿,沾沾喜子公公的仙气儿,盼望早一天能叫皇上看重,在皇上跟前受重用啊!”
“去!你个小猢狲!”
崔喜一副长辈口气喝骂他,拧身往后一避,空出一只手往那青衣小内监头上轻拍一记。
那小内监捂着头又是嘻嘻一阵笑,矮身便往后跑。
崔喜眯眼笑着看过去,忽地喊,“者也!”
那小内监一哆嗦停住脚,崔喜又道:“宫里头别跑那么快!”
者也掉转头做了个鬼脸,到底收住了脚步,走得肃重沉稳了不少。
此时若是崔喜在他身前看,便会发现者也耷拉着眉眼一脸哭相,嘴里还在无声地嘟哝着:
“祖宗啊,您要是再这么出宫胡闹就要死人了!”
崔喜当然没看到也无从听到者也此时脸上的神情,只是笑着将目光从他背影上挪开。
此时皇帝通常会在皇极殿暖阁批阅奏章,但崔喜的脚转了个弯,穿过一条抄手游廊,自凌驾于碧波池上的石桥上跑下去,轻手轻脚从侧门进入御书房。
这是出宫之前皇帝特地交代给他一个人的,会在御书房等他回来,这的确是极大的信重。
想到被皇帝信重,崔喜更是端正神情屏息凝神,郑重跪拜行礼,将怀里的红漆匣子端在手上呈给皇帝。
“小喜子辛苦了。”皇帝随口说道。
“小人也做不了什么,给皇上跑个腿万不敢说辛苦。”
他语声刻意讷讷的。
比起对张平的敌意戒备,皇帝对自己的疑心也不过是少了一点点而已,他可不敢随意抖机灵,还是老实木讷本分些比较好。
皇帝听了他的回话神色并无变化,将目光放到眼前的红漆匣子上,手上并不动,看来并不想打开。
“周老大人还是那个样子,比在朝里当差的时候要羸弱一点,但是身体总算还好。”
皇帝抿嘴微笑,拍拍那红漆匣子,“想必也还是哭着要还乡吧。”
崔喜神情微微尴尬,但仍然点了点头道,“是。”
又补充道:“仍然是说忝居言官之首,不能为君上分忧,实在羞愧难当,不如给后继之秀们让开大路。”
皇帝默然良久,又叹了口气挥手道,“你去吧。”
崔喜应声施礼,退出房外又掩上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皇帝这才打开眼前的红漆匣子,毫无意外地看到最上面的请辞折子,他拿出折子后看到下面青黑色书封上写着《玉真还魂记》,应是新写的戏本子。
邝离自书案后的屏风里走出来,无声无息地垂首立在下首。
咔哒。
皇帝将请辞折子扔在书案上,嗤声一笑。
“连上了十道折子请辞,这病得蹊跷,性子转变得蹊跷,请辞更蹊跷。”
邝离行礼,道“皇上……”
又不知怎么接话才能为他分忧,只得戛然而止。
“朕这次会允准他请辞”,皇帝负手站起看向邝离。
“你替朕传个消息,让林大人派人暗中送周正安全返乡。”
邝离躬身应是,退出房外仍能听到皇帝自言自语。
“这老爷子清廉,身体又弱脾气也不讨喜,还是路上有人护着放心些。”
皇帝盯着红漆匣子看了半晌,将那戏本子拿出来翻了几下,面上若有所思,又转身自一架书格上抱出一摞一模一样的青黑封皮戏本子堆放在书案上,一本一本地翻看起来。
嘉佑元年三月六日,皇帝恩准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请辞还乡。
三月十日,周正偕夫人并一老仆离京,数十京都名伶出城挥泪送行,盛传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