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陈灏、阮建昌。”
“第一作者:林动、王煊。”
“第二作者:徐杰……”
陈灏看着自己的名字位列最前方,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阮教授也真是的,我要通讯作者也没用啊。”
论文最重要的还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二作以后含金量就大幅下降了。
陈灏自己是校长,又不是提升职称,有跟没有差别不大。
但是他也没有去修改,而是邮件发送给《science》的编辑欧文。
这篇论文若是加上自己的名字,并且以自己的邮箱发送过去,那将是截然不同的审稿结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圈既然带了一个圈字,那便说明少不了一些人情是非。
比如国外总是抨击华夏的学术水平问题,那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比如最近某熟鸡蛋返生竟然能发表在期刊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漂亮国、樱花国屁股就干净吗?
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陈灏还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的时候,因为导师史蒂芬教授是大牛,导致经常要参与期刊的同行评议,而他帮史蒂芬教授审过不少论文,其中还有一个是漂亮国某藤校教授,年近7旬,是绝对的业界大牛!
这个大牛投稿到一个12分多的期刊上,编辑给了史蒂芬教授审稿,然后史蒂芬教授事情繁忙,就交给陈灏去审稿。
理工科大多都是单盲,即审稿人知道作者,作者不知道审稿人。
当陈灏看完后,真是头疼不已。这篇文章投5分的期刊都勉强,更别提还是12分了……
于是,陈灏写下了详细的意见,交给史蒂芬教授,同时建议拒稿。几天后,史蒂芬教授也看了一遍,觉得水平的确堪忧,同样建议拒稿。
同行评议一般是需要2、3个业内专家进行审核,不光是史蒂芬教授做出这种选择,其他的两位专家也选择建议拒稿的,主编没多想便拒稿了。
后面就有趣了……这名大牛收到拒稿消息后,非常不满,亲自打电话给把主编一通批评,主编就再联系三位专家,进行二次征询意见,但史蒂芬教授仍然坚持拒稿,对方是大牛,史蒂芬教授也同样是,完全不需要怂的好吗?
后面,主编再次拒稿,这篇文章也就未能登上。
只是,反转来了。
半年后,陈灏在一个16分多的期刊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几乎未有改动……
投12分的没过,换了一个更高分的期刊,结果过了……这说明什么?
开玩笑,难道是图灵奖的得主史蒂芬教授看走眼了?
这不是个例,陈灏认识的一个斯坦福大学朋友。
准备发一个业内顶级期刊的SCI论文,然后这位朋友的导师是这个领域的先驱,大牛中的战斗机。
起初用自己的账号投稿,通讯作者是他本人和自己导师,结果被秒拒了。
这个家伙后面来了个骚操作。
用自己导师的账号重新投稿,一个字都没改动,只是投稿的账号换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