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回头率百分之二百。
上台前赵娜佳有些紧张,但看到沈梦昔镇定自若的样子,就安心了许多。
上台后,两人行礼。赵娜佳坐下演奏古筝,沈梦昔则是站着,将琴筒架在自制的腰带式琴托上,两人一坐一立,一静一动,加上行头齐全,还没演奏,就已经博得一阵掌声。
她们用的到底是梁浩东的编曲,以二胡为主,古筝为辅。
这首湖南经典民乐,曲调欢快,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热爱和敬仰。沈梦昔双目半阖,她仿佛置身当年下乡知青之中,回忆着当时的心情,情绪饱满地演奏着,赵娜佳配合得也是天衣无缝。
汇演结束,当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由高二年级两个班级联合演出的大型舞蹈“东方红”获得。她们的节目获得了二等奖,沈梦昔与赵娜佳欢笑拥抱,梁浩东也过来与她们击掌相庆。
因着这场演出,沈梦昔和赵娜佳还被高一年级邀请去,参加了他们的艺术赏析课,课堂上老师播放了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随后让大家随意发言,讲述对这段音乐的理解和感想,这是沈梦昔没想到的,她吃惊于三中的素质教育开展的竟然这么早。
还不等她感慨完毕,那边老师已经点了她的名字,请她谈谈听完这段乐曲的感受。
说好的随意发言呢,沈梦昔有些尴尬地站起来,赵娜佳可没告诉她要准备回答问题。
“咳,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谱写的,我想,他应当是在命运与希望,现实与理想中徘徊着吧,我没有太深的理解,只觉得乐曲开头的四个强音,仿佛是命运在敲门。”沈梦昔对交响乐知之甚少,只简短说了几句,就坐下了。
老师居然表扬了她,“很好,不需要你们说太多溢美之词,哪怕只能说出一个词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赵娜佳悄悄跟她说,学校的老师自主编写了《美学赏析》,各班每周一节课,雷打不动。
沈梦昔这才真正正视了这所近百年校史的学校。哈市是个年轻的没有城墙的城市,但是她竟能拥有这样有底蕴的中学,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自此,沈梦昔频繁出入高一高二的课堂,蹭各种艺术赏析课听。甚至还去文科班听一个当年留学苏联的地理老师的课。
老师个子不高,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腿脚并不利索,据说曾经断过。但上了讲台,他就焕发了光彩。
教案和课本都没带,只拿着两只粉笔。
随手一抡,就是一个完美的圆形,再画上几道经线,随手画出七大洲,什么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侃侃谈来,如数家珍。
沈梦昔爱好广杂,无一精通,她敬佩这样一生专一研究一项学科的人。
学校还有两名英文和俄文的外教,总有学生找他们练习口语。
方琼不无遗憾地说:“齐宝珠,知道哈三的好了吧,你要是早来两年就好了!”
沈梦昔笑说:“只要来了,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