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游瑰身为邠宁留后,按理说现在应该是张军的直系属下,还是相当重要的副官。
可是这哥们从李适逃出长安的时候就私下带着人跑去护驾了,一直跟在李适身边,从奉天跑到梁州,又陪着回来。
回来以后他也没回单位上班,就留在京中游荡……他家就是长安的,老婆孩子都在京中。
其实张军有点不大能看得上这个人,虽说忠心武勇吧,但功利心太强,而且治军治家都不在线上,问题颇多。
然后张军抬手拍了下脑门,我靠,好像这哥们的儿子就快要造反了呀。
“让太保见笑了,某与游瑰平时里与侍中到是时常勾连,闻得侍中欲着人前来寻太保,便主动请了差使,正好与太保相见。”
“某惶恐。未知两位郡王寻某所为何事?”张军客气了一句,直接问来意。
“某便来谢罪。”韩游瑰拱了拱手:“家中诸事牵连,某身为留后多有渎职,还请太保当面恕罪,但有责罚游瑰请之。”
“郡王言重。”张军拱手回礼:“彼时动荡,郡王有功,一切自有陛下定夺,某却是不敢置喙。”
“某闻太保推行两部,举侍中为帅。”骆元光打断了张军和韩游瑰两个人假惺惺的客套,也有怕两个人说僵的意思。
必竟韩游瑰这事要是真说起来,张军占着理呢,就是把韩游瑰杀了也是正常执行军法,连皇帝都说不出什么别的。
一镇副主将,无故旷工一年多,怎么治罪都不为过。
其实李适逃出长安到回来,这样类似的事情正经发生了不少,只是都被李适给压了下来,当事者也都一一给了补偿,再加上大乱初平,所以才没有人跳出来闹。
“某确有此意,也与陛下,诸相,马帅诸人多有商讨,但此事重大,还需陛下定夺,某却不敢一味主张。”
关于施行军政分离,推出两部制的事儿,张军和李适已经沟通过了几次,详表也写了几份,该说的都说了,现在就看李适准备怎么选择。
包括诸宰相,军方大员,大家也聊过多次,也算是交了底,但是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听到什么回音,估计就是李适还没下定决心。
所以这事儿张军现在确实也不好说什么,行不行,怎么搞现在都握在李适手里,他现在说什么都不是太对劲儿。
你是想替皇帝拿主意吗?
其实李适自己也做不了这个主,还要看诸相的决定。大唐是贵族议会制,要大多数宰相都同意才可能施行。
现在朝中的宰相有多少张军没有仔细算过,但想来总不会低于四十来个,想统一思想没那么容易的,总得等他们私底下吵完沟通好。
首宰一人,次宰两到三人,辅宰五到八人,然后其余的都是宰相。各省部一二把手大部分都在列。
这还只是中官,外官挂相的也不少,虽然外相事实上不太能参政议政,但也总会有几个例外,比如张军自己就是其一。
在大唐,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可能挂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虚衔然后成为诸相之一。另外还有开府仪同三司呢。
虚衔也得看是怎么个虚法,有些东西虚着虚着就特么比实的还硬实。
“某等半非此意,”骆元光笑着解释了一下:“并非逼迫太保妄言,只是想藉此与太保相识,彼此亲近一些。
再便如,若陛下确立军部,亦想在此中谋个存身之处,还望太保成全。”
没有人是傻逼,尤其是这些血海尸山中挣扎出来的人,那眼光和思维吓人着呢,都从里面看出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若真的施行军部制度,天下兵马统一调度指挥,那是何等惊人的壮举?
别的都不说,到时候从上到下从中到外的各级机构,各路部队的指挥驻扎等等,包括营建和后勤,这将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
而里面的择人录用,等次排序,必将打破现在的格局,谁上?谁下?谁当老大谁当小弟?这不都是张军他们几个说了算?
而且别看张军推举马燧李晟诸人上位,但事实上到底这事儿谁的话语权最大谁心里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