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朝请郎 > 第287章 君臣奏对

第287章 君臣奏对(1 / 2)

“臣增,见过陛下。”

“爱卿免礼。身体可安康?”

“谢陛下挂念,增一切安好,家中亦好。”

君臣相见,大家都客客气气的。好像隔了这么一段时间未见,相互之间有了那么一点点陌生感。

“爱卿邀朕前来凤翔,可是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朕看?”

张军看了李适一眼。现在都这么直接了?一点都不含蓄一下了?这好像不是李适的性格啊。

其实是因为张军给李适带来的惊喜实在太多,接到邀请以后,李适每天都在念叨此次又将如何,这一个月下来,有点积思成怨了,所以刚一见面就有些迫不及待。

要不是有六尚跟着,皇帝的举止行程都有严格的安排还强制执行,他早就跑去找张军了。

“陛下,此次大军巡视诸道归来,本应齐至上都受陛下鼓舞,为陛下贺,但因时局初定,增又是外臣,思来想去,便令大军直接回转。

此次陛下临幸凤翔,增以为,当首先视察军队以示慰问,以鼓士气。

然后就是童学与将官书院。

童学可广开民智,为吾巨唐择识人才。陛下,识文读经千百年来便拘于官贵族群,轻易不可外泄,此世家大阀举世不倾之根本。

我朝历代先皇均为此事烦忧,也曾几度试探,但都无功无过,甚至惹起波澜。

臣以为,世家大阀响应科举,那便不如广开童学,增添取士之路,可以确保我巨唐人才济济永不凋落。

巨唐丁口数千万之众,世家大阀能占几何?且等间隔几年请陛下再看。

另,臣请陛下荣充将官书院祭酒之职,则天下诸将皆为天子门生,因教择类,施以忠孝之义,授以战阵之功,惟忠惟勇,忠勇可期。”

李适负着手开始转圈,把张军的话细细品咂了几个来回,慢慢点了点头。感觉张军说的有道理。

李唐这会儿有两大忧患,一是世家门阀经地几代帝王的持续打击却没有破败,仍然占据着朝庭中外大量的位置,和李氏族亲相互抗衡。

第二就是武将的忠诚问题。

自安史起,大唐的将领们好像就看清了什么秘密,或者得了什么诅咒一样,开始不停的拥兵自重乃至谋反,从门阀世子到异族将领,反反复复。

张军的这番话,从抵制世家控官到消除将领隐患都考虑到了。

“待民间读书人愈多,陛下便可压抑举荐,偏重科考。惟文取士,想来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

至于将官,学院会偏重思想,诸将聚集于一处朝夕相处千日之久,但有特例独行者也泯与众人矣,陛下威严当久念于心。”

“可,武举当如何?”

“陛下,武举可为学院纳生门户之一,武举及第三甲可直接入将官书院,余者可进军士学院,均需历经千日教诲方可从军。”

“有用?”

“当然。陛下,我朝将领历来莫不是及家从军,眼中脑内何来君王思想?只有家族。学院便是由家及国之场所。

还有,陛下,与童学相类,将官学院每年将从军士学院择优选录充为中层军官,世家子弟终有几人?

待首批将官毕业从军,陛下便可以不学无术之名,定学院为从军者必须途径了。只需三年。彼时童学亦有结果。”

“由家及国?”

“是。陛下,臣以为,人力终会有时,巨唐千秋万载,引导上下忠诚国度才是上上之策,以国体为本,以国体为荣,虽经年却可不褪。”

“巨唐如此广袤,世人皆居一城一隅,何尝能识得天下?国之概念太过空泛了呀。”李适想了想,给出来一个结论。这家伙真的有智慧。

其实这也正是世家门阀能够独断纲乾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眼界太窄了,大部分人的全世界也不过就是一州几县,你怎么让他产生国家的概念?

所以古时都是家国,家在前,国在后,对谁来当皇帝也根本没什么态度。

就像一个世代在山中耕种的老农,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报纸,你让他谈一谈国家于世界的大形势,谈一谈国家发展,他绝对会把你当傻子。

“陛下,臣有经三册,一为历史,可讲自三皇五帝至本朝以来千年史记。二为地理,可讲自世唐及世界之七洲四海。

三为国家史,可讲世界七洲四海之文明发展,国度变迁,讲巨唐之外之虎视狼眈与,遍地之黄金珠玉。”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