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她心中暗暗致敬前世的顾颉刚和刘起釪师徒,上辈子是个一流大学的学生,酷爱文学,喜欢读史。
一次在喜爱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听某位大师讲到尚书和当世的两位大家,就去寻他们的书来研读了一下,虽不敢说读透,但是比略懂一二还是要强些的。
这也是她当初为什么要让步儒这个呆瓜治尚书的原因。
这一年多以来,自己已经把心得理解传了一半给他了,果然让他考取了一个院试的五经魁。
看来还是有人识货的,前世那些名门大家毕竟也是继往开来的牛人啊。
“你不但不能放弃你的真理,还要把这些真理发扬光大,既然如今世人大多无法理解你对尚书片面的理解,你何不把自己的理论心得全面编辑成书,拿给大家看看。”
“你这是叫我著书?”步儒大吃一惊,两眼如铜铃一般瞪着眼前人。
“我如今年方十七,现在就著书,恐怕……”
姜仪苦口婆心的道;“恐怕什么?当时虽然不乏守旧不会变通的卫夫子,但是也很多开明之士,你写出来,识货的自然会去买来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步儒想了想道;“可是印书要很多钱的呢。”
古代不必后世,出书有稿费。古代出书很多都是著作者自己掏钱请人排版、雕版印刷和校对,这都需要很多钱,写得不好亏死人,多人买来看或许能回一些本。
所以古代愿意出书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差这点钱,而是为了读书人的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才出书的。
立德需要时间去积累,这个且不说。
立功容易,古往今来立功的文臣武将无数,也没见几个名流千古。
最难的是立言,能著书并传世下来的,千古以来也没多少。
姜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家虽然钱不多,但等你写完,出书的钱我还是能赚到滴,嘻嘻。”
远在隋朝之前,取士都是靠名气,被县官举孝廉就可以出仕了,而被举孝廉,最好的途径当然是有名气。
如今虽然不举孝廉,讲有科举了,但是如果有名气,科举的路途一样会顺畅很多。
如果自己能把尚书的心得全部暗传给这个聪慧的呆子,加上他的理解,应该够著一本尚书注释了。
这本书的内容在当今世上肯定能经受得起推敲。
只要写出来,不说引起轰动,但最少能给夫君带来些名气吧。
年少皆轻狂,何况是考了个五经魁的少年,被爱妻一鼓舞,步儒顿时心动起来。
于是他想到;一年前,四书五经要背要吃透,如今都背下来了,每天除了半天八股文的制艺写文章,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各类书籍,还是能空余些时间出来的。
不如就试一试,反正写得不好,不出版就是,没谁会知道从而取笑自己。
再说自己编著一次,肯定能对尚书有更近一步的理解。
想到这里,他便道;“那好,我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