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青城山,夕风徐徐,云蒸霞蔚。
众人正在流连山色之际,忽然年纪最长的牟巘说道:“大王乃道君后裔,前唐王孙,血脉贵重。大王奋起王师,驱除鞑虏,解民倒悬,于汉家江山恩同再造,功莫大焉。岂非天命也?”
“且大王如今拥有扬州大半,益州全部,功业更甚于蜀汉,虎踞南方,四国最强,为何不顺天应命,登极位而振民心,安社稷呢?”
这是在劝李洛称帝了。
黄泽也道:“然也。当今天下骚乱纷扰。自朱温篡逆以来,神州分裂已近四百年矣。该当有圣人降世,一统山河,再造盛世啊。”
“如今天下五国,蒙元武力强横,大唐百姓最众,并为双雄也。可蒙元乃塞外蛮夷,霸凌中原,不得人心,安能久据汉家。而大王前唐贵胄,祖业辉煌。更是汉家救世之主,百姓仰之如父,天命眷之如子,怎可不为帝也。”
张达善等人也纷纷进言劝进,希望李洛立刻称帝。毕竟连萧隐之流都僭越称帝了。
事实上,李洛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但李洛不愿意此时称帝。
他觉得不过瘾。
南方这么大,他只占了三分之一地盘,就要称帝?
他又不是萧隐和赵良钤。
不统一南方,称帝无趣。而称帝太早,臣子们封赏过高,也不利于进取心。
但这一点,想必牟巘等人也看出来了。看出来,却仍然劝李洛称帝,也不指望李洛答应。为何要这么做?
仅仅是一个表态罢了。
表示他们诚心诚意归唐,效忠于他。
这就是文史和武士的不同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往往和表面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君主需要经过重新解读,才能发现他们的目的。
这也是为何做皇帝难。
所以,李洛也就是没有多此一举的解释,只是淡淡笑道:“卿等之意,寡人已知。”
果然,牟巘等人相视一笑,一起行礼道:“大王虚怀若谷,草民唐突。”
李洛沉吟道:“卿等无需自称草民。大唐初创,求才若渴。朝中三府九部,缺员甚多。诸位可愿随寡人回临安,案牍劳形?”
牟巘等人大喜,“大王不拘一格,不以臣等卑鄙无能,而拔擢于乡野,臣等敢不鞠躬尽瘁也!愿随大王左右,共襄光复大业!”
以他们的才学名望,要是没有气节,早就接受征辟做了元廷的官,也不用等到今日了。
可这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做官。他们只是不愿意出仕蒙元罢了。
事实上,在萧隐称帝时,他们就考察过萧隐。但发现萧隐竟然对豪强如此优柔寡断,而且并无多少惠民之举,行事墨守成规,毫无开创之举,不由很是失望。
后来看到萧隐亲征吕文焕,结果大败而回,困守江陵,就更加失望了。
至于赵良钤,也不像是能成事的。
相反,李洛不但兵强马壮,战无不胜,而且大刀阔斧推行均田令,惠民之举层出不穷,文韬武略俱为当世之雄,犹如初升之阳,隐有鲸吞天下之势。
明君之风,彰显无疑。
所以他们才决定归唐。在今日见到李洛,更是认为李洛见面更甚闻名,无不心悦诚服,欣然投效。
牟应龙首先献策道:“臣闻大王在蜀中招募了不少骑兵种子,不知大王要在何处训练骑兵?”
衡阳大战和崔秀宁的江防大战,唐国得到了十几万匹战马,所以李洛已经招募骑兵,打算建立一支十万人的铁骑。
这次益州招募了八万新兵,就有三万人是会骑马的。其中很多还是川西川北的吐蕃人和羌人。
平心而论,他们的确比南方汉人更擅长骑马,更适合当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