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可不是信口开河的,决定着他们的主公刘海的将来前途,甚至也决定着他们这些人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因此上要全面考虑,不能有任何疏漏。
书房之中再次安静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之后,江宁人赵传仁首先出来说道:“大人,在下以为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的好,现在的朝廷虽然说太后已经归政于皇上,但是皇上势弱,正在疯狂的拉拢朝廷上下的官员,现在给咱们南洋些好处,不过是拉拢总督大人,如果现在答应了皇上,恐怕将来会有后话。”
刘海听了点点头,这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办法,坐山观虎斗,等着最后胜利的人选,最后不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刘海却不看好这个办法,如果是不知道未来没有现代的支持的话,这个办法倒是最稳妥的,但是现在刘海有整个现代位面庞大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这个办法就显得太保守了。
旁边另外一个幕僚安徽人潘伟斌观察十分的仔细,他看到刘海虽然是点了点头,但是眉头却皱了起来,就知道刘海对这个办法并不认同。
于是潘伟斌立刻就站起来,打断了对方的说话,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太后虽然执掌天下多年,但是现在已经归政于皇帝,她如果再干政就名不正言不顺,皇上虽然势弱但是却名正言顺有着大义在这一边。”
潘伟斌说到这里的时候又向4周看了看,然后才接着说道:“而且大人已经得罪了当今的太后,就是在向太后献媚,恐怕这其中的误会也不会解除,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完全投靠皇上,也许还能够博得皇上的信任。”
刘海听到这里眉头便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微笑,看来是对这个计策还算是满意。
而其他三个人听完潘伟斌的话,也开始频频的点头。
潘伟斌的办法十分符合儒家正统的思想,再加上对现在的刘海也算是有利,因此其他几个幕僚也都同意。
刘海听了之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就对下边说道:“既然如此那,那我就写谢恩折子了?”
江西人赵家华听了刘海只是写谢恩奏折,急忙提醒道:“大人,光写谢恩奏折不足以表明大人的决心。”
“那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大人,不如派人手前去京城,给那位皇上的老师翁同书翁大人送些礼物,不管是礼物的多少,这都能表明大人是心向皇上,也是向皇上交的投名状。”
刘海听了之后向下边其他人看了看,那意思是询问他们的意思。
这几个人在底下交头接耳了一阵,最后潘伟斌站起来拱手说道:“赵先生之言是至理名言,还请大人采纳。”
刘海见底下的众幕僚都同意了赵家华的办法,他也算是接受了,于是就问道:“既然如此,你们看派谁前往合适。”
刘海现在虽然是两江总督,但是他手底下的人实在是匮乏,两江地区的文官,除了湘军的老部下,几乎就没有他的人了。
赵家华既然出了这个主意,他自然当仁不让,于是站起来说道:“大人不如就由在下前去。”
刘海满意的点点头,赵家华年纪虽然不大,只有30多岁,但是却勇于任事,而且个性十分的坚韧,这样的人去了京事他也放心。
“既然如此,就由赵先生前去,我这一次也没什么宝贝给你,你就直接带20万两白银去,我想着翁同龢也是个认钱的,不会将你却之门外。”
赵家华急忙说道:“多谢大人的信任,卑职这一次去一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