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么类型崛起了?
越难的片,越叫好,比如国产动漫。
15年《大圣归来》,敢说: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他只是睡着了。
17年《大护法》,敢说:为什么太阳这么红,还是这么冷。
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敢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国漫之光从一条线,慢慢打开一方天地。逐渐从一种情怀、一种希冀,变成一种切实发生的行进中的轨迹。
又比如科幻电影,虽然来得有点迟,但《流浪地球》成为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
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最高修改次数达到251次的单个镜头。
在宁远看来还有一种类型,比起动漫和科幻,在技术上好像更软,但上映的难度却丝毫不低,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
我们不是没有现实主义电影,只是上院线的少,引发关注低。大众的印象要么是太苦太丑,要么是灰暗审丑。
《天注定》贾樟柯的重回地下,是对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拳重击。但当揭露医疗现象的《我不是药神》评分破九、票房过三十亿、成为现象级国片时,我们才真正看到现实题材和类型商业片结合范本。
大众需要的不仅是批判,更是感染与传播。
正如《嘉年华》之于幼女侵害,《狗十三》之于父权压迫,《少年的你》之于校园暴力,《地久天长》之于计划生育,《南方车站的聚会》之于边缘人群……
有“好人”涌动的私心、“坏人”偶发的善念;“正义”连带的粗暴、“犯罪”背后的苦衷……
在银幕上能看见光荣,也终于看见晦暗,而这种能够看见,不正是另一种光荣吗?
十年间观众见证着票房的水涨船高,10年一票难求的全球大热片《阿凡达》,登顶国内票房冠军,已经近乎倍杀排名第二的《唐山大地震》。
但这个成绩19年只能排到第12?
十年间也见证内地大制作的崛起,08年《非诚勿扰》之后,《人再囧途之泰囧》时隔四年才再次代表国产片登顶票房榜。
但接下来几年,冠军的宝座仍然由港产片、引进片轮流把持,从《西游降魔篇》《变形金刚4》,到《速度与激情7》《美人鱼》……
曾经最叫座的十部院线片,国产片和引进片比例对半开。而到去年前十行列里的引进片就只有《复仇者联盟4》和《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十年间还见证着热钱无限发展到影视寒冬,再到现在疫情下的绝对零度。突然清场许多资本、IP、流量之间相互媾和,而带来的电影失位的乱象——
但凡想红就要拍电影,登上大银幕的门槛被无限地拉低。
解约回国的某亦凡,在两年内连续主演《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
片名一个比一个长,评分一个比一个低,精确打击的是粉丝们的钱包。原本在电视屏幕上收割粉丝的杨洋也迫不及待走上院线。然后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油腻出圈。
如今流量电影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