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PTQ2材料的各种表征数据已经集齐,开始整理数据,撰写文章,目标期刊JACS。
这篇工作的主要亮点是“非卤溶剂”,效率经过两周的优化,用四氢呋喃THF加工的器件,突破了13%,在采用非卤溶剂的文章中,效率算是最高的。
现在许秋带领的有机光伏团队,在有机光伏领域始终处于先行者的位置上,随随便便拿出来的体系,都是某个细分领域下的最佳体系,因此想要发表一区顶刊文章的难度并不大。
这也是科研圈的现状,想要在这个圈子里发展,有没有跟对人,选对研究方向,还有运气好不好可能是并列重要的,个人的努力、能力的重要性只能排在第三、第四位。
就算是能够连发七篇《自然》的曹某,如果换一个导师,换一个研究方向的话,或许还是可以出人头地,但不一定会如现在这般璀璨。
包括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其实就是一系列机缘巧合下的结果。
要是让他失去记忆,重返当初,再走一遍人生路,可能不小心有一个选择失误,就不会有现在的他。
很多时候,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再比如,一些“杰青”,可能年轻的时候因为运气比较好,有了很显赫的成果,到了老年时期,反而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了。
这并不一定是他们划水了,可能单纯就是运气不好,做一个领域凉一个领域。
科研这种靠天吃饭的行业,真遇到这种邪门的事情,谁都没有办法。
邬胜男Y1、Y6、Y7体系的两篇文章AM和JACS,在补充了NIM和光源数据后,同样都已经投出。
莫文琳这边开展了基于Y系列受体材料的叠层器件,用Y4材料取代之前顶电池中采用的COi8DFIC材料,底电池仍然使用的是IDIC-M体系。
最终,叠层器件效率最高达到了15.5%。
虽然这个数值不及之前许秋投稿《科学》文章中报道的17.3%,但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莫文琳发现,这个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顶电池和底电池电流不匹配。
深入挖掘的话,本质上就是Y系列受体材料的光吸收边在900纳米左右,而理论上比较好的顶电池材料光吸收边应该在1050纳米左右。
现在能够做到15.5%,很大程度上是靠着Y系列材料本身效率的支撑,再加上现在课题组对于叠层器件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比较合适的改进方向,就是合成超窄带隙的Y系列受体衍生物,比如开发一种禁带宽度1.1电子伏特左右的受体材料,让材料的光吸收边落在1050纳米左右。
不过,许秋现在并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个事情。
他现在首要做的工作,是将模拟实验室中L6-Cl:Y20体系的结果给重复出来。
根据现在模拟实验室里最新的结果,L6-Cl:Y20体系的效率,已经达到了现实中,想要做到18%以上,还是非常有机会的。
几位本科生都旁听了组会,并做了一些汇报,或是文献汇报,或是工作总结。
虽然他们讲的内容对其他人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对于他们本人来说,是难得的历练。
许秋最开始演讲汇报的能力其实也不算很好,但这两年来一直不断的参加组会,也让他现在演讲汇报的能力大大的提高。
范文堂最近主要在帮莫文琳干活,制备着叠层器件,他已经对整套器件制备流程非常的熟悉了。
同时,许秋有时候还能够看到范文堂在修改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也是在给自己的毕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