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科研圈里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现阶段都是不平等的,前者对后者有着近乎决定性的掌控力。
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研究生入学相当于是一场豪赌,要把自己未来的命运交给一个完全未知的人手上,寄希望于对方人品足够好。
这种制度,自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在之前种花家科研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监管对于这种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天大地大,发展最大嘛。
而现在,情形已经开始转变了,导师的权限开始慢慢缩减,监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控也越来越严。
造成的这种改变背后的原因,可以认为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之前,种花家科研工作者极度缺乏,科研工作者只要有成果产出,即使有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小毛病,甚至包括从科研经费中套现这种违规违法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
而现在,科研圈已经变成了红海,不缺乏中低端科研人才,历史上如果有问题的人,监管可能念他们有功,如果现在能够继续好好干,往事可以既往不咎;
但如果依然顶风作案,那就对不起了,不仅现在的账要算,往事也可能会被一并清算,再换其他人顶替位置,反正已经不缺人了嘛。
其实,某支付企业到了现在的地步,也是类似的情况。
最开始他们补足了国内小额支付领域的空白,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功,因此有一些擦边球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功大于过嘛。
但当他们发展壮大后,走上“错误的道路”,干了不该干的事情,甚至还建立了大学,试图将这种价值观传导下去,结果就被制裁了。
3月7号,周一。
虽然已经正式开学,但江弯校区的校园里并不热闹,还是相对比较冷清的。
魏兴思占据了江弯先材的四楼会议室,召开组会。
现在魏老师可以直接通过许秋和吴菲菲了解有机和钙钛矿团队的实验进展。
因此他对组会的需求减轻了不少,于是便把组会的召开时间由原先的一周一开,变更为了两周一开。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两周过去,孙沃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通过铅锡混合的策略,将二维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6%。
虽然实际上是75%的铅,25%的锡,主体还是铅,但至少也是带了锡的,可以蹭一个锡的亮点。
段云、陈婉清都没有汇报,他们的毕业论文,在这段时间也分发给课题组的其他人帮忙进行最后的审核,然后交由魏兴思修改,都已经改的差不多了。
其实,他们的毕业论文,魏兴思也没有太认真看,主要就改了改格式。
一方面,经过近三年的高压训练,段云、陈婉清在文章撰写方面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不需要他太过操心。
另一方面,这个论文是学生的毕业论文,审核的要求比发表SCI一二区文章的要求低多了。
因此,只要格式过关,哪怕纯翻译自己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更不需要担心查重、盲审不通过之类的情况出现。
一般会出现盲审或者查重不通过的,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的博士生。
当然,没有科研成果,也不一定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可能是组里的研究方向不容易发表文章。
而到了段云、陈婉清这个程度,虽然在魏兴思组里不算是顶尖的,但放在外面,从科研成果的角度来说,保守估计也可以吊打七成的博士生。
他们能不能毕业,毕业论文的评审、答辩都是小事,单纯就是看魏兴思肯不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