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的二作,莫文琳的贡献确实高,她这个二作属于不那么划水的二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的工作,吴菲菲已经撰写完毕,于上周日投出,目标期刊CM。
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吴菲菲和孙沃开始撰写综述。
虽然现在计划书的审稿意见还没有回来,但就算ACSEL投不中,也可以去投AFM,再不济投JMCA也可以。
综述嘛,写出来,总是有地方可以投去的。
据说,有的课题组存在专门撰写综述的“大佬”,不做实验,只写综述。
而且不是写自己领域的综述,他们专挑热门的领域写,然后一个月写一篇,一年能水十多篇综述文章……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其实,除了大佬写出来的干货满满的综述,比如许秋之前那篇《焦耳》以外,大多数的综述都是近似于给学生练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科学意义,一个人一年发两三篇综述就差不多了,这种一年十几篇的就有些太水了。
而且,综述文章的地位,通常比正常实验工作的文章地位低一档。
如果研究者对外声称自己发了一篇AM,那人们默认他发表的是AM实验工作,而非AM综述,如果是综述的话,一般都会主动声明发表的是综述。
就像对外声明发表了一篇《科学》,那大概率发表的是实验工作类型的文章,而不是短评或者综述。
孙沃上周把锡基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2%,在和吴菲菲讨论后,打算还是先从铅锡混合的二维钙钛矿做起,比如25%的锡,75%的铅、50%的锡,50%的铅。
哪怕新意上差一些,至少先把效率提上去,比如能做到8%、10%的,发一篇小文章出来,之后再考虑去做全锡的二维钙钛矿,也讲求一个循序渐进。
不过,还没有开始执行,就被魏兴思叫停了,让他和吴菲菲一起撰写综述,然后给许秋他们做有机叠层器件的让路,
对于孙沃来说,自然是没太多所谓的,虽然写综述也是干活,但相比于做实验,工作强度低上了不少,现在也算是“奉旨划水”了。
段云给大伙带来了他从华威那边实习的见闻,当然这不是在组会上汇报的,而是私下里交流时提到的。
现在实习期,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KPI什么的,不需要加班,工作时间也都是自由的。
不过,段云看着已经入职的老员工,基本上都是加班的。
可能也和他们加班的福利非常好有关,晚上大约八点左右有加班餐,特别的丰盛,至少比学校食堂里好很多。
因此,不少员工哪怕工作都做完了,也会专门划水留到八点,吃个夜宵再回去,还能混点加班费。
不过,段云估摸着,大概率等他正式入职以后,才能真正知道一家公司具体是怎么样的,实习期看到的,远不如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实。
就比如在进入课题组之前,有些人看到其他人做着高强度的工作,感觉“我上我也行”,自己应该也可以扛得住压力,但只有真正经历过后,才会明白这种压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田晴上周帮许秋重新绘制了十多幅文章中的插图,然后在组会上把这些插图放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些图片经过她的优化,看起来确实有些像模像样了,增添了一些高级感在里面。
而且,这些图片都有原始的模板,之后就算更新的数据,也可以直接进行替换。
另外,关于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电荷输运机制方面的研究,田晴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实验进展,但在上周联系了瑞典冯盛东、芬兰Ronald那边,连同许秋一起,进行了多方讨论。
最终,他们打算联合起来搞一篇大文章出来,研究的体系正是现在组里最佳的有机光伏叠层器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