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有机光伏材料在材料上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叠层器件中需要的具有不同能级结构、光吸收性能的材料,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开发所需要的光电材料。”
接着,叠层器件的进展,刚好可以把Forrest课题组新出炉的文章,直接引用过来。
“事实上,叠层器件也被广泛用于有机光伏领域,并且获得了约14%的光电转换效率。”
再然后,提出叠层器件当下存在的问题。
“目前,阻碍叠层有机光伏器件性能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光吸收范围仍然无法覆盖整个太阳光谱,这是由于缺乏用于顶电池的超窄带隙材料,大多数此类材料只能吸收能量约为1.3电子伏特的光子,也即波长小于900纳米的光。”
刚刚被点名表扬的Forrest课题组的文章,又被许秋拉出来“打了一顿”。
Forrest课题组采用的BT-CIC近红外非富勒烯受体,它的光吸收范围刚好就是只能达到900纳米,也就是“反面教材”。
而许秋自己的体系,不论是IEICO-4F还是COi8DFIC,都可以拓宽到1000纳米,和Forrest课题组的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各个子电池的光吸收重叠,和/或短路电流密度失配,而导致叠层器件的电流受限。”
这个是叠层器件的通用问题,把它写出来主要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半经验分析,通过半经验分析来解决电流失配的问题。
虽然实际上我们可能是先把器件做出来,后补充的半经验分析,也就是“先有结果,后有理论”。
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故事完整,通常需要反过来说,也就是“先有理论,后有结果”。
写到这里,背景已经基本上交待完毕。
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上场表演了”,紧跟其后,许秋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了自己的工作:
“在上述分析和半经验分析的指导下,我们报道了一种溶液法处理的,二终端法双结有机光伏器件,其光电转换效率为【16%】。”
自此,引言结束。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引言中的整个故事由七部分组成:
有机光伏大领域的好处、当下的进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叠层器件小领域的好处、当下的进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如何如何NB。
其实,是有些套路化的。
但这个就和网文的套路一样,很多套路虽然比较古老,但就是有用。
之后正文的话,就比较中规中矩了。
许秋就是按照之前规划的三张图片主要进行分析。
当然,正文图片虽然只有三张,但其他表征实验也都是要做的,只是被放在了支持信息中。
支持信息中一共被许秋塞入了十多张图片和表格。
受限于篇幅,这些表征测试在正文中只需要简单的提几句就可以了,不需要详细展开叙述。
现在唯一缺少的表征实验,是光电性能的第三方检测,需要送样到种花家计量科学研究院NIM。
不过,这个数据暂时也拿不到,因为送样检测的器件效率要和文章中报道的相匹配。
也就是说,要等什么时候器件效率到16%才能去送样检测。
文章的末尾,许秋暂时引用了30多篇参考文献。
其中,《自然》、《科学》加起来引用了六篇。
不过都是短评类型的,许秋并没有看到近些年有机光伏领域实验工作类型的《自然》或《科学》文章发表。
《自然》大子刊的数量有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