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开学的第十六周,从下周第十七周开始,将是为期四周的考试月。
升入研究生后,许秋发现闭卷考试的课程数量变少了,授课老师大多要求开卷考试,或者学生进行PPT汇报。
包括本科时选修的《复合材料》,许秋在研究生期间也选修了同名的课程,这门课程考核方式就由本科时的闭卷考试,变成了开卷考试。
另外,授课老师对学生PPT汇报的要求,也不高。
一般都是讲一讲每个人正在做的工作,或者已经发表的工作,如果没有具体的工作,那讲一讲课题组其他人的工作也是可以的。
换言之,虽然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内容,普遍比本科生器件更加困难和深入,但考核的时候反而要求比较低,算是给研究生减负。
一方面,授课老师本身一般也是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另一方面,如果深入的探讨一下这个现象,可以发现背后还是有内卷的影子在里面的。
首先,科研圈的内卷让老师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科研压力。
基于这种压力,老师们会倾向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当中,而非对科研产出没什么用处的教学方面,甚至很多时候连课件都是手上的学生帮忙代做的。
如果老师们没有认真备课,他们讲出来的课程,就很难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在里面,那学生听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自己翻书、查文献,甚至千度、逛论坛都比听课强,他们就会倾向于不认真听课。
同时,这其中也有学校设计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刀切的因素在里面,很多必修课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
而且相较于学术文献,课本中知识的更迭速度非常慢,很多老旧的知识仍然存在于现行的课本上,而前沿的知识并没有被更新进去。
如果是基础学科倒还好,很多知识都不会过时,而材料作为应用科学,是有时效性的。
有些课程讲述的内容在过去,比如上个世纪的时代背景下,非常有用,但在现在已经成为相对比较小众的领域,不具有普适性。
学生发现就算他们认真学了这种课程,最后除了应付考试外,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自然没有太多认真学习的念头。
就像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去修读“BB机维修方法”一样。
当然,具体的课程安排上不会像“BB机”这么夸张,但大多数课程都会或多或少包含类似这样的内容。
另外,老师们的科研压力也会向下传导给研究生,研究生获得了科研压力,比如“发不够多少篇SCI就延毕”。
那他们在时间分配上,就会更倾向于在课堂上忙与自己科研相关的事情,或者干脆翘课做实验。
种种原因之下,当学生普遍不认真听课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老师也不可能让大多数人都挂科,那就只好降低课程通过的难度了。
这也算是在多方博弈下,形成的一种近乎平衡的状态。
有人说,造成高校、科研圈各种乱象的背后,是由于现在国内“唯SCI论英雄”的原因。
认为只要废除了SCI评价标准,就能极大的好转。
但事实上大概率还是比较困难的。
可能这种政策上的改变会利好于一些只为了混文凭的研究生,但却难以对整个科研大环境产生太大的变革。
因为本质上的原因,还是涌入这个行业的新人太多,而留给他们的位置又少,或者说资源不够分了。
正如“少年强则种花家强……”,一个行业能不能壮大,主要看的还是这个行业年轻一代人的力量,这才是行业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