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魏兴思组里干活,事情多是真的多,但也的确很锻炼人。
这门课选课的学生人数不多,只有寥寥数个,全部都到场了。
本来魏老师在学期初,还想让新来课题组的几个本科生去选他的课。
结果等魏兴思告诉他们的时候,选课时间已经过去了,没办法再修改课表了,最后只好作罢。
不过她们可以等下次魏兴思开课再选,基本魏老师的这门课可以稳定拿A,至少也是个B+。
毕竟是魏老师打分,肯定会给自己组里的学生一个好成绩。
虽然这样做是“看人给分”,有失公正,但怎么说呢,国情便是这样。
这也是历史的惯性,就比如“重男轻女”等封建残余,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清除干净。
首先是PPT演讲的考评,许秋没有麻烦其他人,自己单独把这些学生拉到材一三楼的小会议室中。
其实他想叫人过来帮忙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拉莫文琳或者韩嘉莹过来。
但一来其他人也都非常的忙,两个人来考评,工作效率相当于直接减半,二来他毕竟拿了学校每个月发的几百块钱,拿了钱就要办事嘛。
后者也是魏老师的理念,比如他拜托许秋审核博士生毕业论文,或是副教授转正的材料,都是把审核费用给了许秋,他的主张是“谁干活谁拿钱”。
至于许秋他们帮忙审稿,这个确实没有什么实物层面的酬劳,毕竟审稿本身就属于义务劳动。
但换个角度来看,报酬其实已经收到了,就是比较虚,包括文章更加容易被接受,更加不容易被编辑直接拒稿等等。
学生们开始依次进行汇报,全英文的演讲。
其中有几个的英文稍微好点,有几个的英文稍微差一点,不过总体上讲的都还可以。
毕竟有勇气选全英文课程的学生,一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许秋之前都没有选全英文课程。
当然,他不选全英文的课程主要是因为怕麻烦,比如外教全英文授课的英语课,不仅给分不好,而且平常随堂作业还多,选这样的课程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虐。
许秋在听学生们汇报的时候,自己也没有闲着,一心两用,同步填写着自己的助教手册。
学校里的助教都会受到一本小册子,用来记录每节课上的情况,应到学生人数,实到学生人数,还有课程的主要内容,对课程的建议等等。
而许秋除了刚开始露过一面,之后就一直没有在课堂上出现过,现在只能靠想象来完成助教手册了。
其实,许秋也不是特例,大多数课程的助教都是这么干的。
基本上是开课的时候能见到一面,考试监考的时候能再见到一面,其他时候都没有人的。
主要是因为很多课程完全没有必要分配助教,就算分配了助教,也没必要每节课在课堂上面干坐着,但助教这类教学实践又是每个研究生必修的学分。
只能说学校里面很多的事情都非常的死板,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比如必须做教学实践,必须听若干场讲座,必须在校级以上会议上做汇报等等。
可能也是因为现在研究生的数量太多了,学校不好管理,就只能进行一刀切。
而且有不少研究生并不是为了科研而读研究生的,而是就业式读研,也就是不想找工作,或者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先读个研拖个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