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许秋提交的危化品运输名单已经被院系审核通过,核准运输。
时间在下周二的下午一点。
手上的事情基本处理完毕,许秋继续进行科研工作,目标是之前托付给陈婉清和韩嘉莹的两个工作,分别是“全溶液、多彩、半透明器件”和“标准体系下的刮涂器件”。
这两个工作都是有望发表在AM级别顶刊上的。
其中,学妹的工作起步比学姐要慢一些,但是现阶段的进展反而比学姐的更快一些,器件效率已经达到了10%以上,可以开始撰写文章。
思路上,类似于许秋之前写的那篇半透明器件的AM文章,不涉及新材料的合成,就要从其他地方寻找亮点,“刮涂”是一个亮点,另外一个亮点,许秋打算选择“稳定性”。
这样,文章中的五张图片差不多分别对应: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光吸收性能、魔都光源GIWAXS等手段探究有效层薄膜分子堆砌结构、电镜TEM、AFM观察有效层共混薄膜形貌、J-V曲线、EQE曲线表征器件光电性能、长时间放置测试器件的储存稳定性。
另外,学姐的工作,现在效率达到了7%,许秋准备让她继续优化加工工艺,看能不能更近一步,达到8%以上,这样会更加稳妥一些,冲击AM级别的文章把握更大一些。
同时,许秋盘点了一番他目前手中的文章。
他发现正式接受的一区文章已经达到了七篇,其中有三篇AM,两篇AEM,一篇NC,一篇Angew,一篇暂时没有出分区但有望评上一区的ACSEL,如果也算上的话就是八篇一区。
此外,还有三篇正在投稿中的一区文章,分别是投到AM上的“高效率非富勒烯半透明器件”,投到《自然·科学》上的“效率突破13.5%的IDIC-4F体系”,以及投到《焦耳》上的“ITIC非富勒烯综述”。
距离完成“发表十篇一区一作文章”的系统进阶任务,已经非常的接近了。
从许秋发表的这些一区文章来看,高档次的文章主要集中在AM、AEM。
这也很正常,毕竟有机光伏这个领域,最贴合的期刊就是Wiley公司旗下的《先进材料》(AM)及其子刊AEM、AFM了。
中稿率高,自然投的就多。
每个期刊对于不同领域的收稿情况都是不同的,没必要强行给自己增加难度,非要追求完全平均,只要不是全部集中在单一期刊就好。
像许秋之前统计的250篇近几年有机光伏领域的非综述文章,具体的分布情况是:
《自然》大子刊级别,《自然·材料》有1篇,《焦耳》有2篇。
一区顶刊级别,AM有32篇,JACS有15篇,NanoEnergy有8篇,EES有8篇,NC有5篇,Angew有4篇。
普通一区级别,AEM有27篇,AFM有13篇,ACSEL有有4篇。
二区/弱一区级别,JMCA有46篇,ACSAMI有35篇,CM有14篇,《大分子》有9篇,JPCL有6篇,Small有6篇,CC有4篇,JPCC有4篇,Nanoscale有2篇。
具体期刊级别的划分,有许秋主观成分在里面,不过总体上不会偏差的太多。
《焦耳》有潜力达到《自然》大子刊级别,但毕竟是新刊,还在成长期,现阶段其实还没有完全达到,但它又比一区顶刊的地位高一些,因此暂时归入《自然》大子刊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