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只有两个审稿人,都给出了正面的意见,提的问题都不算难回答,也不需要补充实验。
而且,其中一个审稿人还对许秋的工作高度赞扬,表示“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得到了兼顾大尺寸、厚膜的高效率器件”。
许秋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把文章改好,再次投掉。
另外一篇《自然·能源》的文章现在还处于同行评审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审稿意见。
忙完文章的事情,许秋没有急着继续撰写《焦耳》综述,而是和孙沃、莫文琳一起突击复习实验室安全考试,考试的时间就在这周五中午。
这种考试因为有上千道题目,而且涉及的领域繁杂。
比如其他类型的实验室,包括生物实验室、核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也在考核的范围之内。
再比如各种事故的急救方法,包括触电、各类物质中毒、皮肤接触酸性、碱性物质等等,也作为“常识”题目进行考察。
要是提前复习的话,隔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一大半,在考前突击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当然,作为魔都综合大学的学生,许秋应试的能力是MAX的,刷题就完事了,完全不虚。
另外,还有辅导员说的要写2000字的,关于实验室安全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思想感言。
对于撰写这种感言类的文本,许秋实在是没什么灵感,于是只好从互联网上寻找了一下灵感,勉勉强强凑齐了两千字,发给辅导员交差。
时间很快来到周五中午十二点半。
材料系研究生新生一起来到第三教学楼的3208教室,开始考试。
在考试前,辅导员鲍伟提醒每位学生都需要携带手机进行考试,考核的形式是问卷星试卷,需要现场扫码。
现在智能手机基本上已经普及,不存在用不上智能手机的研究生。
而且如果家庭条件这么差的话,也很难安心读研,因为读研本质上是对学生自己的投资,预期将来能够对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然后社会回报给你更高的价值等价物,比如高薪、人才补贴、住房补贴等等。
考试的时间是45分钟,题目数量是100道,全部都是来自题库的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有10道题目答错了倒扣100分,90分通过考核。
平均下来一分钟要做两道题目,如果正常作答的话,时间还是比较宽松的,毕竟都是选择、判断嘛。
但如果要使用搜索引擎,那时间可能就有些不够用了,很多题目可能也无法搜索到,就算搜索到了可能也没有答案,而手机直接检索PDF文件,也不是很方便。
许秋坐定,扫码,填入姓名和学号,开始答题。
同时,辅导员鲍伟在投影屏上开启了一个倒计时的钟表。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已经开始有人交卷,找辅导员登记成绩。
许秋不慌不忙的答完题目,又反向检查了一遍,这才交卷。
最终成绩,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