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量上来看,许秋知道田晴肯定是划水了。
正常来讲,一个体系的两种测试加上数据分析,差不多是三四天的工作量。
不过,考虑到田晴目前是研二还有课程没有修完,且偶尔还要跑跑财务处,去系里帮忙送个材料啥的。
因此,这种程度的摸鱼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许秋也就没有表露出来。
接下来,有机五人组进行汇报。
大多数人目前的主要工作都卡在了光源数据上,不过明天周二晚上就可以拿到手了,到时候又将是一波文章投递潮。
陈婉清手上的两个工作,IEICO-4F的工作,拟投AM,这将是她第三次向AM发起冲击,许秋在下面暗自奶了学姐一口:“这回应该稳了吧……大概。”
许秋IDIC体系的工作,同样拟投AM。
另外的IDIC-4F体系,拟投《自然·能源》,目前还在进行中。
毕竟是《自然》大子刊,文字方面还是需要仔细润色的,包括图片许秋也打算最后让田晴好好帮忙修一遍。
这个工作的实验部分,除了光源外都已经完成,CELIV、TOF、激子结合能和子扩散距离这四项测试是田晴完成的;
TAS和TRPL的数据分析,是瑞典冯盛东那边进行的,这回冯盛东非常的上心,收到许秋寄送过去的样品后三天就出了测试结果,五天就给出了讨论分析;
其余的表征数据,包括器件制备多为学妹代劳,莫文琳偶有辅助,比如NIM送检等。
这个工作的一作毋庸置疑。
虽然许秋看似啥都没干,但这个一作给他肯定是实至名归的。
那么问题来了,二作该给谁呢,田晴还是学妹?
许秋有些纠结,总不能搞个共同二作出来吧。
嘛,到时候再说吧……
韩嘉莹J2的文章,拟投EES,之所以不投AM,是因为组里AM投太多了,需要偶尔换换口味。
这周她准备开始整理J3体系的工作,之后还有ITIC-Th体系的工作再等着她。
邬胜男手中的工作也很多,**一体系的文章,拟投AM。
另外,m-ITIC体系的表征测试进行了一半左右,准备开始写文章,IDIC-M体系顺位往后排队。
邬胜男花费差不多两周的时间就肝出来一篇文章。
博后学姐的战斗力还是猛的,这速度都快赶上许秋的一半了。
莫文琳归队,因为她上周没在学校,所以没有实验数据可汇报,于是在组会上就卖了个萌,打了个酱油,讲了讲上周的见闻。
一方面她带回来了上周的NIM检测结果,各个体系的数据和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偏差不大。
其中体系,效率13.2%,首个被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可的效率超过13%的有机光伏器件诞生。
另一方面,她的联合培养手续已经办理齐全,从此正式成为了课题组的一员,不再是之前那样“黑户”性质的成员。
这种正式的联合培养生,也有学号,同时会按照魔都综合大学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莫文琳也被鲍伟拉入了班级群中,算和许秋是同一级。
PS:今天虽然是两更,但字数8000+,算是小爆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