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五点多,韩嘉莹带着五种3D-PDI产物,踏上了返回邯丹校区的校车。
这些产物中,包括许秋的第三代5/6/8系列,各自200毫克以上,以及她自己的第二代系列,各自20毫克左右……
韩嘉莹第二代产物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了若干个噻吩单元,增加了若干活性反应位点,故而不能采用先硝基化、后硒化的方式,在PDI湾位引入硒原子,她的第二代产物就是最终代产物;
而许秋的最终代产物则是第三代。
当然,这里的最终代产物也只是暂时的,还是可以进一步优化、迭代的,不过那就必须从初始PDI开始进行改性了,相当于重新规划合成路径。
关于“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迭代产物”,许秋和韩嘉莹之前商议了一番,考虑到魏老师打听到的消息“有两个以上的课题组也在研究3D-PDI体系”,两人最终决定:
步子不要迈那么大,容易扯到……
稳一手,先把手头的这些体系做完善,把核心工作的文章先发表了再说。
因此,这一趟韩嘉莹把合成这五种3D-PDI分子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中间产物也都带了回来,之前许秋特意交待她,每种中间产物保留20毫克左右,现在可以直接拿这些中间产物做各种基础表征。
理论上,如果在发表的文章中包括一种新材料的合成,那么所有中间产物的基础表征,如核磁、元素分析、质谱等,都是要补充齐全的。
除非,其中某些中间产物是有文献报道过的,或者商业化的,那样可以直接引用文献,或者标注购买的厂家。
之前他们基于聚合物给体材料PCE11系列的工作,单体材料都可以直接购买得到,因此便省去了这些步骤,只要对最终的产物进行表征即可。
而现在做小分子受体就不一样了,每个中间体通通都要数据。
其中,许秋和韩嘉莹的体系倒还好,反应步骤并不多,工作量不会增加太多。
但陈婉清的C1、C4体系,有十多步的合成步骤,也就是十多个中间产物,每种都要提供大量数据,工作量显著提升。
这也是她不愿意花功夫把文章写出来,然后发一篇三区的原因——费力不讨好。
哪怕是三区的文章,也是要数据齐全的,不能说文章档次不高,数据方面就可以缺斤少两,没这个道理。
五点半的校车,六点半才晃晃悠悠的驶回学校。
许秋在校车停靠点接上韩嘉莹,此时已经三月下旬,入春多时,这个时间点天还很亮,两人没有在校园公共场合里太过放肆,手牵手向材一方向溜达着。
一路上,并没有遇见什么熟人。
快到材料一楼的时候,许秋见韩嘉莹还抓着他的手,没有放开,忍不住揶揄道:“今天不怕被别人看到啦?”
“唔……”韩嘉莹偏了偏头,“师兄离开的时候,实验室里还有别人吗?”
“田晴在的,她好像在等闺蜜一起吃饭,现在不知道有没有离开。”许秋道。
“这样啊,”韩嘉莹犹豫了片刻,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撞见就撞见吧,反正我们的关系迟早也要公开的。”
“认真的嘛,”许秋转头看了看学妹的侧脸,微微发红,有点可爱,随后提议道:“我可以先去216侦查一下。”
“不用啦,之前我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韩嘉莹笑了笑,“现在已经准备好啦。”
“好呀。”许秋停下脚步,转身揉了揉学妹的头发,她也如同一只小猫一样配合着,在他的大手下蹭来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