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巡(五)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巡(五)(1 / 2)

万历新明宫内宫外第四百二十八章南巡朱翊钧携皇后与太子参观过了大沽口,领略了本时代的海天一色之后,对杨一魁多有褒励,终于给了他一个兵部尚书的加衔。

杨一魁得了接驾的第一个彩头,心态终于圆满。待圣驾出境,还未等返回行辕休息,已经有十几个带着各巡抚、布政使书信的各色人等一窝蜂求见——都是来打听天津接驾得失的。

杨一魁心中暗爽,将后面接驾地方主官的来信一一看过,按照远近亲疏将天津接驾方案的详版、简版分别让来人带回去,在得了彩头的同时又收获了一大波人情。

圣驾离开天津,先驻跸沧州。北直隶巡抚依天津杨一魁套路迎驾,无甚波澜。随驾的一等侯戚继光引荐沧州少年吴师孟为皇帝和太子演武“巴子拳棍”。因其祖乃永乐时盐司官,世代忠勇,帝甚嘉之,赐其锦衣卫百户出身,入詹事府伴驾东宫。

随后,圣驾继续起行至德州,并在德州接见了太子太保、加衔工商部尚书、治河总理大臣潘季驯。

潘季驯从万历三年开始,领命治理黄、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秉承“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两大治河原则,现已完全恢复黄河和淮河两河故道,完成了高家堰加固工程,共修复和新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共计六千六百四十余里,开辟有基本水利工程保障的黄淮区域农田八千九百余万亩,其功不仅在当代,而在百代也。

期间栉风沐雨不提,这一世纪工程在朝野间始终伴随着巨大争议。或群疑朋兴,继而忌口交铄,潘季驯统领的国朝第一花钱衙门所承担的攻讦和压力更是古今罕有的。

幸而先有张居正保驾护航,后有皇帝多次加官赏赐等褒励,再加上水泥等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使得工程难度降低。潘季驯以纯臣为念,咬牙苦苦支撑,不计身后毁誉,此时终于可以向皇帝汇报阶段性成果了。

朱翊钧手中拿着侍班大臣给的节略,细细问了治河工程的进度得失。潘季驯奏对过程中,不免要对地方官配合治河的情况进行点评,主要是为配合较好的地方官表功。

朱翊钧手中节略中也有地方官表现,此时与潘季驯的奏报对照一番——至于潘季驯是否在此间做了顺水人情,他也不是很在意。

朱翊钧照单全收道:“政事堂与吏部要按印川先生的奏报为本,细细叙功。除了双优异封赏之外,对治河过程中配合好的地方官要大力擢升使用。”梁梦龙躬身应下。

朱翊钧又见潘季驯因治河而变得黑瘦的面庞,略显佝偻的身躯,心中如汤如沸,着实动感情的勉励了他一番,加封其为二等伯爵,随后略作沉吟道:“赐嘉名陆海。”意思是潘季驯与戚继光等武臣一样,不仅仅是“几等伯爵”,可称之为“陆海伯”。

行宫内众臣包括梁梦龙在内,刚听潘季驯得了伯爵时,以为皇帝抠抠搜搜——潘季驯即便不治河,退休时一个伯爵也是稳的。但听皇帝给了嘉名,个个心中道:“这还差不多。”

随即又听皇帝道:“并赐世券。”

众臣听说皇帝赐给世券,那艳羡的目光恨不能把跪在地上谢赏的潘季驯点着了。

虽然大变法后,世券变成了降等袭爵,含金量大幅下降。但除了中兴郡王家得了世券之外,其他文臣包括退休的总理大臣张四维在内,得的都是本爵——在世时称侯爷,死了以侯爵之礼营葬,但儿孙仍然是平头百姓。

新出炉的陆海伯跪地谢过皇帝褒奖后,突然从袖子里拿出奏本举在头顶启奏道:“虽然两河故道已复,高家堰已固,但祖陵不迁,仍难竞以全功。臣冒死进奏,请迁祖陵以扩洪泽,便宜行刷黄之策!”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